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2004年绽放光芒
开放原始码软件

【作者: 沈彥良】2005年03月0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3799】

2004年是开放原始码软件开花结果的一年。在这一年内,国际大厂相继投入技术相关支持,和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不同领域与应用的解决方案纷纷出炉。开放原始码软件的应用也渐渐地从具备高阶信息背景的技术人员及黑客的手中,慢慢地走向大众市场。以2004年来看开放原始码软件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自由软件的应用将可扮演软件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


长期以来,开放原始码软件总是被赋与小众市场、不够稳定、功能平平,和无法担任关键任务的印象,也由于使用人口相对于专有软件来说只占少数,对于一个非信息背景,或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的人来说,当遇到软件发生问题时,相对于专利软件拥有大量且完整的教学文件、参考书籍、教育训练及支持服务,开放原始码软件进入的高门坎,让它始终只是被高阶信息人员接受及使用。


Firefox浏览器现生机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最近有了些改变,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历经19个月的技术改良与经过二度更名的Firefox浏览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它在抢鲜版本阶段推出时已吸引800多万人次的下载,直至11月9日才正式推出1.0版本,然而在正式版推出之后,6天内即已吸引超过一百万人次的下载量,当释出一个月后,下载数更高达一仟万次。


Mozilla基金会成立源由

Firefox是Mozilla基金会所释出的开放原始码浏览器,而Mozilla基金会的前身则是当年微软Internet Explorer及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大战结束后,败下阵来的Netscape公司的CEO,Jim Barksdale所开放出来的项目。


Jim Barksdale在1998年成立的Mozilla项目,同时将整个Netscape Communicator浏览器软件变为免费,并公开所有程序原始码,虽然网景后来被美国在线(AOL)并购,Mozilla项目却在2003年独立出来,成立基金会。在一群热心的自由软件工程师努力下,创造出一个全新的Firefox网络浏览器。


Firefox是Mozilla基金会以Netscape于1988年将Communicator所开放的原始码为基础,为了精简及加快执行速度,将浏览器、电子邮件、网页编辑等功能独立出来,其它网页浏览器的部份,就称为Firefox;至于电子邮件软件,就称为Thunderbird电子邮件(笔者撰写本文时,1.0 Release Candidate也已释出),而Netscape Calender的部份,则由一个名为Sunbird的计划正在进行中,另外Nescape Composer部份,则有Linspire公司的NVU项目替代。


渐入普及化的使用

Firefox的成功,证明开放原始码软件已成熟到可以走入一般用户的计算机中,早期鼓吹使用开放原始软件的人大部份是大学信息相关科系的学生、追求新奇的计算机玩家,或开放原始码爱好者等技术背景深厚的人士。然而,在这一波Firefox使用的热潮中,可看到许多非信息背景的用户投入推广的行动,Firefox官方推广网站更号召支持者捐款,在Firefox1.0版释出时共募集了250,000美元,以整版篇幅广告刊登在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上,这项创举,也为自由软件的推广,建立了新的模式!


台湾在这次的活动中当然没有缺席,除了在台大的回廊咖啡举办一场记者会及Firefox Party外,并在台大物理系馆阶梯教室举办Firefox研讨会,还有全国各大专院校串连的「放火行动」,许多学生志愿担任义工,从事推广、教学文件撰写、教育训练的工作,让更多周遭的人尝试使用Firefox浏览器。


办公室应用软件的发展

在办公室应用软件方面,OpenOffice.org则持续增加新的功能及加强系统的稳定,OpenOffice.org是一套开放原始码的办公室套件软件,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执行。它主要包含了字处理(Writer)、电子表格(Calc)、简报(Impress)、绘图(Draw)及数据库用户工具(Database User Tools)等几项主要功能。


OpenOffice.org不但能够读写Microsoft Office的文件格式,而且不需另外安装Adobe Acrobat即可将文件直接转换成PDF档,以及将图像档案转换成swf档,如Macromedia Flash格式功能。在OpenOffice.org社群成员的努力下,现今已经拥有超过三十多种语言的版本,根据OpenOffice.org官方网站的数据,从OpenOffice.org 1.0版释出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六百万人次下载了这套软件,其中不包含购买光盘版本、从非官方服务器下载或向其他拥有OpenOffice.org的朋友处取得拷贝的人。


目前OpenOffice.org最新的正式版本是OpenOffice.org 1.1.3,在中文的应用方面,由台南县教育网络中心所维护的「OpenOffice.org补给站」提供许多OpenOffice.org使用上的技术支持与交流,在台南县教育网络中心的老师们无私奉献下,建立了许多的教学文件与参考数据,许多教学文件的质量甚至不输坊间的计算机书籍。


办公室的应用除了基本的OpenOffice.org之外,还需要其它相关的辅助软件来配合,在中文字型方面,王宗汉教授以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的方式,释出三十二套中文字型,其中包括四套简体、二套注音字型及六个多音字型,及二十套繁体字型,并免费提供大众使用,这些字型已足够一般排版所需;在公文制作方面,中科院则开发了一套搭配OpenOffice.org的公文系统,由于某些非技术性的因素,原始码尚未释出,但承诺未来会释出;其它像是国人较常用的「标点符号工具栏」、类似Microsoft Office的「多媒体画廊」的功能,在「OpenOffice.org补给站」也都可以找得到OpenOffice.org社群人士所开发的相对应功能的补充套件。


依目前OpenOffice.org的发展来看,搭配相关的套件,已能够符合一般办公室应用的需求,在稳定性方面,经过OpenOffice.org团队及社群同好的努力,OpenOffice.org的稳定性也达一定的水平,再加上也有出版商开始注意到OpenOffice.org的使用已渐渐占有一定的市场,版商也愿意开始出版OpenOffice.org的参考书籍,相信在信息较易容易取得的情况下,一般用户的进入障碍应该可以大大的降低。


此外,在国外学童的信息教学方面,自由软件教育推动组织(Organization for Free Softwar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OFSET),是GNU计划的一个合作计划,它主要开发属于GNU标准的教育领域程序,该组织致力于将自由软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推动,长期以来专注于教育相关软件的开发,提供许多质与量都不错的辅助教学软件;在国内,由台南县教育网络中心所成立的「数码小子自由软件学习网」则提供许多计算机基础入门的教材供学生研习,学习计算机知识。


国际大厂相继释出原始码

国际级的信息软件大厂对2004年开放原始码的关注与投入也都较往年来得多。Novell开始在亚太地区的三个市场推出SuSe Linux的产品与训练课程,这也是该公司进攻亚洲市场的第一步,并且着手将该公司拥有的安装与组态配置工具YAST(Yet Another Setup Tool),和昔称Ximian Connector的电子邮件软件Evolution Connector,还有和微软Exchange Server同类等的软件Open-Xchange Server转变为开放原始码软件;而位于巴黎MandrakeSoft公司终于转亏为盈,脱离了破产保护,并先后推出了Mandrakelinux 10.0 Official及Mandrakelinux 10.1 Official版本;至于在开放原始码商务市场中尝试错误最有经验的RedHat公司,似乎也摸索到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能有盈余又能支持其社群理想,持续支持Fedora社群开发,组合国际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Computer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Inc.,CA)也宣布其数据库产品Ingres r3(Ingres Enterprise Relational Database)以Trusted Open Source License(CATOSL)释出,应用程序发展者只要遵守此一授权条款,就可以将该数据库搭载其中自由散布。


除此之外,微软于四月初,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申请项目空间,并先后释出三个软件的原始码。起初是公布利用XML制作Windows安装套件的程序Windows Installer XML(WiX),随后又释出Windows Template Library(WTL)计划及公开集体创作程序Flex Wiki的原始码,三个计划皆采用Common Public License,最初是由IBM所提倡,也是开放原始码协会所认可的授权之一,该授权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修改原始码,并且可做为商业上的衍生应用。


硬件制造商加入战场

除了软件大厂外,硬件制造商也对开放原始码软件产生浓厚的兴趣。Motorola除了早在2003年就推出以Linux为操作系统的智能型手机外,更将Linux的应用扩展至其电讯网络基建中,并计划推出使用Linux程序的移动电话网络设备,进一步推动网络设备制造商朝单一标准迈进;惠普则开始提供其第一款预载Linux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HP的Linux主管预估在2008年前,开放原始码软件将为HP带来近98亿美元的收益,HP也早已为GNU/Linux Debian提供商业支持服务,更在2000至2002间一度聘请Debian前领导人Bruce Perens作为其公司的Linux系统及开放原始码的高级策略顾问;美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已决定将其逾五十万条、价值约八千五百万美元的数据库Cloudscape,捐给阿帕契软件基金会并同时将该软件改名为Derby,在这之前,IBM已向一百五十个开放原始码计划,提供人才、程序及营销费用奥援。


政府、组织参与不落人后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家的政府、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基金会、研究团体相继投入开放原始码软件相关的研究与应用,例如: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 称为Dirac的开放原始码的视讯串流技术压缩计划、由联合国赞助的组织UNDP-APDIP(International Open Source Network,IOSN)推出的Linux桌面使用手册等计划,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国内的发展方面,中央研究院信息所、资策会、经济部工业局的「自由软件铸造场计划(Open Foundry)」、HOPENET科技月刊的「Open Studio开放社群工作坊」、台南县教育网络中心的「自由软件交流网」及其他大专院校的自由软件推广社团与研究单位,也提供开放原始码软件社群及软件用户各种不同的研究、推广、地区化/国际化改版、教育训练、技术支持的需求。


在开放原始码社群同好的努力推动下,开放原始码软件已轻成熟到可以慢慢取代封闭原始码的软件。然而,若只是功能强大,则还是无法取代专利软件的地位。展望未来,开放原始码社群必须面临的挑战是,商业市场的强势软件营销问题,如何在商业竞争模式下脱颖而出?如何在软件使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挑战不会来得比研发一套功能强大、稳定的软件来得简单,而且也不是每天对面计算机的黑客级程序设计师的专长。面对未来的挑战,原始码的软件唯有提供软件用户更完善的后续支持、教育训练、技术服务,这些后续的服务有些是信息公司可以做的,如Novell为其使用该公司Linux产品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也有些是可以透过社群的力量提供协助(Firefox即是一个例子)。


期待下一波软件革命的成功

开放原始码软件带给软件公司的启示是,籍由开放原始码软件的推动,可以让原本以出售软件牟利的商业模式改成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从原本的软件生产者、制造业,转型成为以提供软件技术支持、教育训练等以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在这股风潮中,能够好好运用开放原始码软件的公司,将会是下一波软件革命的胜出者,而开放原始码软件开发与研究的人,虽然较难从贩卖本身软件获得利益,但凭借对该软件的熟练,也能够在这一波软件变革中,经由提供技术支持或客制化软件(对某一开放原始码软件提供客制化的修改)而获益。


当然,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如果开放原始码软件持续进步,这一天也可能会很快实现,面对2005年,期待开放原始码软件能够更加茁壮,软件业能够从制造业,转型成服务业。


延 伸 阅 读
目前市场中的主要Linux版本有Red Hat Linux、Mandrake Linux、Debian、Slackware与最新成立的UnitedLinux等五个版本。其中,Red Hat仍是市场占有率最大者,拥有约五成左右的市占率,其它版本的厂商仅能在剩余市场中激烈竞争。相关介绍请见「本土Linux:如何突破国际大厂的合纵连横? 」一文。
图解 Fedora Core 2 桌面调校本文着眼于新手的入门操作及使用,另介绍萤火飞中文字型完全解决方案。
Fedora Core 3里有关HAL Daemon的设定导致在读取USB手指Disk或是 Floppy时,一些中日韩文本文件名会和系统发生冲突的解决方法。在「让 Fedora Core 3 可用回自己心爱的 USB 手指 Disk 吧」一文为你做了相关的说明。
 发展开放源码软件的首要问题这篇文章探讨了五个根本问题左右了现时开放源码软件的发展方向,这些问可能会令运动倒退,同时亦提出了一些可协助走出胡桐的意见。
开放原始码并非科技界新鲜事,然而对于晚近才接触的亚洲国家而言,如台湾,早期似乎只将焦点放在Linux之上,并以其作为推翻微软垄断的地位的武器而投注过多关爱的眼神,不仅创造开放原始码与微软誓不两立的氛围,也忽略了其他非Linux的开放原始码软件的存在。详情请见开放原始码的承诺与陷阱 一文。
最新消息
根据12月2日在韩国进行的第三次东北亚开源软件OSS推进论坛会议提供的数据,中日韩三国在Linux应用方面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态势。在日本和韩国,去年Linux市场占有率已达9%~10%,中国市场占有率只有他们的一半,三国Linux增长率很高,达到30%~60%。 详情请见中国:中日韩各自分工 促亚洲Linux标准一文。
OSDL 正式为 Desktop Linux 的发展 成立第三工作小组,这个小组应会跟 Freedesktop.org 及其他企业、开发厂商有更紧密的合作,为未来 Desktop Linux 进入企业桌面使用正式铺路。。 详情请见OSDL 正式为 Desktop Linux 的发展 成立第三工作小组一文。 
相关网站
开放原始码发展实验室
RedHat 网站 
debian官方网站


相关文章
打开讯号继电器的正确方式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计算应用进化
AI赋能智慧制造转型
生成式AI刺激应用创新 带动软硬体新商机
台湾AI关键元件的发展现况与布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工研院MWC 2024展会直击 5G-A无线通讯、全能助理成下一波AI风潮
» 经部「2023玩学5G新视界」 引领台湾网通产业跃上国际舞台
» 取得ISO 14064-1作为净零起手式 鼎新以碳总管助力企业跨步绿色转型
» 经济部主办通讯大赛连线全球 多国创新应用现身
» 经济部支持跨国研发有成 台欧双方分享B5G~6G规划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GCDMMW4STACUKM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