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新固网业者尚未正式开台,在各类媒体上的过招动作已令人目不暇几,其活泼的手法与旺盛的企图心,也难怪龙头老大的中华电信会坐立难安,即使电信总局再三下通碟,她与各家新固网的网络互连还是迟迟不测、不通,能再当一天独家就算一天的心态表露无遗。

这是即得利益者的常见丑态,要爽快与人分享独占半载的大片江山,确实不易,但真正需要的担心的,恐怕是三家新固网多些。相对于三家固网,中华电信无疑是早已成形的庞然巨兽,电信服务的地盘根深柢固,非轻易可以撼动,其中尤其是市话的需求市场近于饱和,降价空间也有限,所以新固网业者纷避开此项服务,另寻蚕食之道。

目前看来最大的机会来自两部分,一是传统电信服务的长途与国际电话市场,另一则是网络服务市场。长途与国际电话过去的高收费,让新固网业者有极大的降价竞争空间,在国际化的今日,因降价而刺激的需求市场,势必大幅成长。但进一步来看,削价竞争对新固网业者来说始终不利,因中华电信在这部份的硬件投资早已回收,做一天就赚一天,最有降价本钱的其实是她,难不倒她却苦了新固网业者。

相较之下,网络服务市场则有更宽广的发挥空间。网络使用的人口仍持续快速增加,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更是不断地拓展,但若少了带宽,一切免谈。在这部份,中华电信虽然也占了相当好的先机,但要满足从生活到企业经营的全面性数字化变革需求,凭此一家就显得左支右绌、力有未逮,新固网业者自然大有可为。

值得思考的是,电信事业的开放与特许,其实存在着两难的困境。开放竞争无疑能刺激价格的合理化与服务的多元化,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的竞争力,但开放市场的动力在于追求利润,而非平等性和共享性。固网应属国家电信、信息基础建设,偏远地区或弱势族群的服务质量该如何保障?在骨干布建时程的安排上能否不分彼此?这是固网开放的热闹中也不可抹灭、忽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