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給人的印象就是Smart,越Smart就越像科技人。科技的基礎是邏輯思惟,邏輯理路越清晰,就顯得越聰明,科技人不管是先天就具有清晰的邏輯思惟本能,或是由後天訓練出來的邏輯頭腦,都會為了因應科技的基本需求而增強其本身的邏輯思惟能力。那越聰明是否就表示其能力越強?是否就越容易成功?答案就像一般江湖術士一樣,「對」也「不對」。

在「事」的處理與對待上是「對」的,但在「人」的自處與處人上是「不對」的。事務上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依此目標都可以依各種科技理論,明確地推算不同的邏輯演變過程,推算的越多與越快的人,就是越Smart的人,也就是越容易將事務達成的人。人事上是一種因緣際會,因緣錯綜交會的結果總令人感嘆人算不如天算,若依有限性的邏輯思惟,則總是落得怨天尤人,永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生命就在追逐與感嘆中渡過,死亡就成為「邏輯本性的終極目標」,生命沒有發揮應有的意義,越是Smart,越是邏輯性的人,越不能品嚐生命本身的特質與這個特質與其他生命所交互震盪的樂趣。

科技人若只是工作的機器,他只要是擁有邏輯性就可以勝任愉快了,但若是要讓人生過得愉快,就必須將生命的因緣觀融入在自身的邏輯基礎上,也唯有如此你才能成為有生命力與創造力的科技人,而不只是一台超級電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