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日月光發表三層鋁墊封裝技術
 

【CTIMES/SmartAuto 楊青蓉 報導】   2002年07月26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0220】

日月光半導體(ASE)日前表示三層鋁墊封裝技術(Tri-tiers Wire Bonding)已開發完成,針對高I/O設計的IC充分提供了高密度、小尺寸高與低成本的產品需求服務,促使IC效能獲得更進一步的提昇。目前三層鋁墊銲線封裝技術,每月約有2,000,000顆的產量。近年來,IC設計隨著功能增強、尺寸小型化的需求,高I/O及縮小晶粒銲接鋁墊尺寸與間距的設計,已然成為IC發展的趨勢。早期的單層鋁墊(In-line Pad)與雙層鋁墊(Staggered Pad)技術,因受限於銲接鋁墊的緊縮設計,以及封裝上的設備及材料性質的能力極限,將產生銲線接合強度不良,沖線值提高及可靠度不足的疑慮,已經無法滿足高I/O的IC設計進展。日月光長久以來即積極向高I/O、效能更高的三層鋁墊(Tri-tiers Pad)的晶粒設計封裝技術邁進,持續加速先進製程技術的腳步。此細間距技術已成功運用於塑膠閘球陣列封裝技術(PBGA),打線焊墊間距細至70微米,並預估今年底將達到60微米更一步之技術突破。

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李俊哲表示,「隨著IC晶片單位面積電路積集度增加、功能增強的設計趨勢,將使I/O腳數跟著增加,並使其封裝方式也隨之改變,一方面採縮小間距,另一方面增加為2~3層鋁墊,來滿足高I/O及小面積的IC設計需求。日月光的三層鋁墊封裝技術,能大幅縮小晶片面積。這項封裝技術將是高科技產品在追求品質效能與成本上的關鍵發展,而目前則應用在具多功能整合的IC上,如桌上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多媒體/繪圖卡之晶片組。」

李俊哲進一步表示,「日月光研發的三層鋁墊封裝技術,銲線會呈現較錯綜複雜的三度空間層次交疊現象,故其於封裝製程中銲線弧度控制的困難度亦相對提高,但其結構上卻提供了IC設計更大的彈性空間,使IC產品可具備更完整且優良的功能特性。」

關鍵字: 日月光半導體  李俊哲  其他電子邏輯元件 
相關新聞
日月光半導體與文藻攜手培育高科技跨域人才
英飛凌成功研發eWLB封裝技術
日月光與NXP合資封裝測試廠 命名日月新半導體
日月光獲選為奇夢達基板材料供應商夥伴
日月光6000萬美元正式併購威宇科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停產半導體器件授權供貨管道
» 5G與AI驅動更先進的扇出級封裝技術(一)
» COF封裝手機客退失效解析
» 面對FO-WLP/PLP新製程技術的挑戰與問題
» 類比晶片需求強烈 8吋晶圓代工風雲再起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BCCGDQSTACUKW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