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各家市調機構對90奈米製程進展看法不一
 

【CTIMES/SmartAuto 鄭妤君 報導】   2004年01月18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2186】

多家半導體市調機構在美國加州Pebble Beach所舉行的半導體產業策略論壇(Industry Strategy Symposium;ISS)中,對於90奈米製程成熟度與否發表不同見解;有部份分析師認為0.13微米製程可順利在預定時程中升級90奈米,但亦有其他分析師認為90奈米製程困難重重,0.13微米製程仍是未來2年的主流。

網站Silicon Strategies引述市調機構VLSI總裁Dan Hutcheson看法指出,由於半導體廠商在邁向0.13微米製程的過程中已累積不少經驗,因此90奈米製程藍圖發展應可較為順利,而進入90奈米製程後,半導體廠商間的技術層次拉鋸加大,領先者一旦跨越門檻,跟隨者(followers)將會被遠遠拋在後面。

但並非所有分析機構對90奈米製程抱持樂觀看法,市調機構Semico Research分析師Joanne Itow指出,廠商在0.13微米進程中所習得的經驗可作為進入90奈米製程的敲門磚,其實只是一種理論,然而廠商實際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為複雜。

市調機構Gartner Dataquest分析師Klau-Dieter Rinnen則指出,光罩成本的考量,使得廠商在進行90奈米設計時,已從20幾個設計縮減到個位數字,而高額的光罩成本也的確成為90奈米製程發展的重大阻礙之一。

相關新聞
慧榮推出高速高容量可攜式SSD單晶片控制器 滿足智慧裝置和遊戲機需求
工研院參展COMPUTEX 聚焦AI、通訊、沉浸現實、綠能永續
宜鼎全面擴充邊緣AI智慧應用與智慧儲存
艾邁斯歐司朗高功率植物照明LED 大幅提升輸出功率並節約成本
台灣首次發表自主研發AI機器狗 克服鐵道維修與工地巡檢難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21.158.25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