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纳入健保给付 开启台湾癌症精准医疗新纪元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477】

癌症长期位居台湾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关医疗支出近1,400亿元,占国家总医疗预算近两成,健保资源面临莫大的挑战,卫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将19种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纳入健保给付,透过检测生物标记寻找基因突变,进而评估标靶药物精准投药,预计每年约2万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示范计画领航、健保给付接棒开创癌症精准医疗新纪元记者会」说癌症精准医疗及生物资料库整合平台合作示范计画实施五年的成果。(摄影/陈复霞)
「示范计画领航、健保给付接棒开创癌症精准医疗新纪元记者会」说癌症精准医疗及生物资料库整合平台合作示范计画实施五年的成果。(摄影/陈复霞)

由国家卫生研究院主办,罗氏大药厂协办的「示范计画领航、健保给付接棒开创癌症精准医疗新纪元记者会」於今(14)日举行。国卫院携药厂、医院跨域合作建立台湾首个本土基因资料库,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司徒惠康指出,「癌症精准医疗及生物资料库整合平台合作示范计画」是一项跨领域合作的典范,包含国卫院,卫福部、5家国际大药厂(包括罗氏大药厂、台湾中外制药、台湾默克、台湾礼来、台湾诺华)以及17家医院(台大医院、台大医院癌医中心分院、中山医大附医、高医大附医、义大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林囗长庚、基隆长庚、台北慈济、花莲慈济医院、马偕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三军总医院、台北荣总、台中荣总、高雄荣总、新光医、罗东博爱医院)协力合作。

这一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透过全方位的基因检测和智慧化分析为医师提供精准的临床医疗决策支持,收案癌别涵盖肺癌及五大消化道癌症。计画同时成功建立台湾首个本土临床基因组数据库(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积真实世界数据加速未来药物的开发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录近两千笔真实世界临床与癌症基因资料,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宝贵资源。司徒惠康表示,此计画促进台湾精准医疗体系的发展,也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建立和应用,进一步加速新药的研发和核准,为台湾癌症病人带来新的治疗希??。

针对NGS纳入健保给付,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石崇良说明NGS的健保给付将涵盖19种适用癌症,包括14种实体肿瘤和5种血液肿瘤,以NGS及单基因检测提供民众多元选择。依循检测基因数支付不同点数,最高支付定额3万点,由於各癌别之检测时机不同,可以选择疾病开始或出现抗药性时的阶段检测,而每人每癌别可终生给付一次。

石崇良强调,为确保检测品质并评估後续健保治疗药物的反应与疗效,医事服务机构申报医疗费用须并同上传检测结果,以确保能够在评估给付效益和调整政策时有足够的实证数据支持。未来若有新的标靶药物纳入健保给付时,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资料库即时查询药物的适用条件,避免病人重复接受检测,从而提升治疗效益并降低经济负担。此外,健保署亦将致力於促进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新药的媒合,为民众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疗机会。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癌医中心分院院长杨志新以「断链」形容无NGS造成的影响,从临床医师的视角提出对NGS检测和健保给付政策的看法,指出台湾推动个人化精准医疗多年,透过基因检测和智慧化分析,使医师能做出更精确的临床决策。以癌症基因与生物标记检测为例,利用电脑算力进行400~1000次定序,与癌细胞比对确认情况,能够在3星期之内达成检验结果,突破检体少与病人无法多等的困境,为医师及癌友找到最适当的癌症治疗策略,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同时降低无效用药,以期更有效的利用健保预算;此外,亦能够促进药物和检验的研发。

在推动癌症精准治疗的同时,从实际的数据分析中预测风险是要点,进而推测病人的疾病复发机率多少,以及如何针对下一阶段治疗及用药的需求。将NGS纳入健保给付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亦使得到更精准的个人化治疗建议,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并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开销。因此,从示范计画的积累到健保给付的具体落实,台湾癌症精准治疗已进入新纪元,接轨全球精准医疗的趋势。

關鍵字: 精准医疗  国卫院 
相关新闻
生技中心深耕生技产业40年 朝跃升下个黄金10年发展
金属中心与多家医院签署医疗合作MOU 为精准医疗手术提高服务品质
北荣核医精准医疗中心开幕 为癌症治疗增进效益
无人履带车可防治登革热 精准打击隐性孳生源
学研合力推动智慧科技高龄照顾服务 促进媒合以活络产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 让你的多物理模拟与设计专案手到擒来
» AI PC华丽登场 引领算力为王的时代
» 从AI PC崛起看处理器大厂产品策略布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88WZ1HCSTACUKJ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