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2002年专业通路商之电子产业市场观察
奇普士、茂纶、益登科技

【作者: 歐敏銓】2002年03月05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3049】

随着电子应用不断地深入各个领域,电子零组件的样貌也愈来愈多样,开发原厂无不希望找到伯乐来将产品推广、行销到更宽广的客户群,而通路代理业者,正扮演了这样的一个重要角色,加上台湾身为电子产业的生产重镇,系统业者林立,自然引来全球IC、元件的大小厂商竞逐市场,也更突显了熟文熟土的通路商的重要地位。


国内电子产业的通路商已有两百来家,兴盛的景象可见一斑,而正如上期所提到的,朝资本更密集或技术与服务更专精发展,则是业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生存与脱颖而出的两大条件。零组件通路商由于有毛利率低、产品周转率高、生命周期短等经营特色,为能提供客户更多样且及时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扩大资本规模确有其必要,因此近年来业者纷纷力求上市上柜来参与资本市场,以取得更多的资源。


至于专业性的提升,更是多数通路商均体悟到的必然趋势。过去纯粹的贸易商角色已难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路商需要与系统商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除了提供代理零组件的咨询外,更有必要在开规格的前期即参与设计,甚至自行整合研发公板,以技术转移来提供客户节省开发时间与成本的Total Solution。此形式的难度甚高,但却能大大提升自己的不可提代性,与客户的忠诚度。


设计性加值展现抗跌性

台湾通路商在去年的景气低迷中,多少受到牵累,但自去年第四季开始,多家厂商已能恢复应有的获利水平,以本期受访的奇普士、茂纶和益登科技来说,表现皆相当亮丽,奇普士甚至表示在去年十月创下新高。三家厂商皆指出,提供设计性加值服务,可说是他们在景气波动中维持稳定获利的一大要素。


奇普士市场行销处资深经理林善维表示,过去记忆体等标准产品为奇普士出货大宗,往往占五成以上,但此一比例已在逐年降低,在去年已降到四成,今年的目标则是要再降到二成,而公司的主力则持续朝特定应用IC的加值代理来发展。林善维指出,标准产品容易随市场起伏,价格波动极大,客户的忠诚度也不高,因此奇普士在三、四年前即开始转型,强化设计性产品的代理布局,在去年的不景气中展现明显的抗跌性,可见得策略上相当正确和成功。


茂纶与益登科技则可说是以设计性代理起家,如茂纶代理可程式化逻辑元件的领导厂商 -Altera已16年。除了既有的加值型零组件外,茂纶总经理夏文豪更表示,虚拟IP的重要性日增,对代理商而言,利润高却无库存压力,但技术门槛相对也高,夏文豪认为茂纶有很好的条件,未来将扩充此一代理路线。更长远来看,夏文豪更不想将茂纶限制于代理商的角色,他希望不断地培养开发实力,进而也能提供自己的Design Service。


益登科技在国内则算相当年轻的通路商,成立于1996年7月,但其实力却不容轻忽,一年百来亿的收益,比起上市柜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益登总经理曾禹旖回顾这五年半的经营,前面几年可说都是在做扎根的工作,在大厂早已名花有主的情况下,益登只得寻觅新创公司的潜力产品,再经多月,甚至一、两年的设计加值与调校等,才能将产品真正打入市场;但曾禹旖欣慰的指出,「Designing的投资时间虽长,爆发力也大,案子谈成后,客户的关系也很长久而稳定。」


但何者会是明日之星?何者又是扶不起的阿斗?这对通路商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除了具备通达的资讯网与人脉外,能视英雄的慧眼更是重要。有些公司采用创投业者分散风险的作法,多方代理下注,但曾禹旖认为这会造成原厂的心结,难以建立互信基础,因此益登一向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全力和原厂一起开拓市场。而NVIDIA从数年的不起眼到今日成为闪亮巨星,曾禹旖也深感与有荣焉。


频宽为电子业主要推动力

就整体市场的走势来看,曾禹旖预计在今年第二季才会真正触底,第三、第四季则会持续上扬。他认为现市场成长的主要推动力是频宽的发展,当红的有ADSL与WLAN,但相关的技术、功能与产品,如Voice over ADSL/Cable Modem等,都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至于PC市场,曾禹旖也不看坏,「PC市场仍在成长,去年第四季的表现就比预期更佳。」而随着频宽的增加,未来将是影音多媒体的世代,在更强大应用、管理功能的需求下,PC有机会再在消费性市场取得主导性的新地位。此外,随着网路资料的级数扩增,目前PC周边的储存市场,不论是接取介面或储存设备,市场的需求力道皆相当强劲。


曾禹旖指出,益登今年的新产品线布局上,在光电领域投入开发感应器与显示器关键元件;在通讯部分则拥有GSM RF的CMOS制程技术,他相信该产品在今年极具爆发力。在无线通讯的解决方案上,他认为3G因投资实在太大,在目前的景气下,布建进度应不会太快,但却是势在必行;至于Bluetooth,曾禹旖持保守看法,认为即使市场有起色,零组件通路也不易赚到钱。


对于Bluetooth的近期发展,三家受访公司都并非相当看好。代理当前在WLAN市场中执牛耳地位的Intersil,茂纶夏文豪认为无线区域网路晶片还有向下降价的空间,若它及早降到与Bluetooth相当的价格时,对后者将造成极大的打击。目前许多厂商已准备挑战Intersil的独霸地位,但夏文豪指出,Intersil除了整体硬体方案的优势外,还有一个别人难以撼动的原因,就是在应用软体开发上的成熟度,他认为这也会是Bluetooth发展上的一大瓶颈。


夏文豪指出,虽然北美景气现在还是蛮糟的,但应不会再坏下去,而台湾已开始上扬,今年一月甚至比历年都好,DRAM、TFT等指标产品也都开始转亏为盈。他指出,「台湾有对岸市场,只要政治稳定,就不会太坏。」可说是一语道出台湾当前的发展条件。


放眼未来,在近期内他看好PDA的市场,认为PDA的新应用型态已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将带动包括OS、AP等软体与周边、连线等市场的成长,例如WLAN将开始延伸到PDA之上。至于不久前的热门话题-IA,他认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需随着PC、Notebook、PDA使用率的逐步提升后,市场才会接受IA这个新观念。


立足台湾,放眼全球

林善维则看好手机零组件市场,认为还有切入的空间,但奇普士并不着眼于主要晶片的市场,因这部分的买卖关系几乎已成定局,奇普士选择从周边零组件如记忆体、面板来切入。至于无线区域网路的解决方案上,他坦诚指出:「实在还看不出Bluetooth会起来的利基点。」不论资料传输规格或频宽,WLAN都胜过Bluetooth甚多,如果真的有机会,他认为应该为Bluetooth找到更killer的应用方式,以更专属的方式来开发,如此一来,产品的体积与价格都能够再降低。


除了产品布局,区域布局也是通路商的一大本钱。林善维指出:「台湾正往智慧密集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视野不能只看到台湾,还要清楚大陆市场需要什么?欧美市场又需要什么?」以大陆来说,他认为消费性产品,如VCD 、DVD,会是愈来愈蓬勃的市场,而奇普士对大陆的耕耘极早,从1993年起就开始进入,营业比重也逐年增大。


目前奇普士采香港分公司开单出货,由内陆客户自行接运货的方式,所以流通上避免了大陆官方的刁难,但这因为多是内制企业才行得通,目前台商客户的比例愈来愈多,要求在当地交货的需求变高,如何解决大陆仓储、物流的问题,奇普士也在审慎地规划中。


代理商的价值需长期累积

茂纶也在1994年开始试探大陆市场,但夏文豪指出,一路走来相当辛苦,大陆方面禁止国际性的贸易,对于进出口商品层层管控,至今仍未开放贸易商在大陆设立公司,所以同业都只能以办事处来服务客户。即使在一地待久了,总算打通当地的关卡,但若要跨区谈生意,又得再重头打点,逼税的状况相当严重。


在开放贸易的全球化潮流下,中国大陆也不能例外,上述的通路瓶颈可望逐渐改善,再加上资讯传输的通达便利,两岸的商业伙伴关系将愈来愈密切。目前茂纶的资讯系统仍以内部的流程管控为主,也与部分要求快速交货的大客户,如广达完成B2B的系统连结,但对于电子市集的资讯媒介形式,茂纶仍在评估其可行性问题。他认为电子市集除了有安全性的考量外,还有一些实际施行上的困难,例如供应品的价格、数量太透明,对通路商及原厂的利润将很难控制,而偏重设计加值的产品,更是难以以定价、定量的方式在网路上公告;另一个难题则是,各地的国情并不同,大多需要坐下来谈一谈才能定案。


夏文豪指出,代理商的价值在于让客户与原厂都能满意,而这种价值是长期累积的,虽然无形,但也能够很踏实,他说:「茂纶不愿与别人拼价钱,宁愿长期经营客户关系。」要维持商誉,他认为有好的员工是必要的条件,茂纶的流动率很低,如此才能将根扎得深,而大家愿意一直在一起打拼,「相信他们,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照应。」茂纶引以为傲的正是既民主,又有「家」的感觉的文化特质。


发挥特色,各有一片天

曾禹旖也强调,每个通路商都有自己的特色,应该要将它发挥出来。以益登来说,虽然公司新、规模不大,但反而没有包袱,做事更有弹性、效率和冲劲,善加发挥之下也能虎虎生风;但随着公司人力、资本规模的扩大,曾禹旖现在反而需担心如何才能不落于官僚化的尾大不掉。


他认为所谓的发挥特色,不只限于公司,在区域性的发展上也非常重要,例如各国都有其区域的特色,如市场、通路、人才、基础建设等,除了竞争,更有极大的互补空间,彼此的合作关系应该能拉得更近。反之,不能做就不该硬撑,例如游戏的市场庞大,但游戏软体以韩国见长,游戏机又是美、日主导,但台湾并非无立足点,因游戏所带动的周边硬体需求,包括ADSL、绘图卡、高阶PC、LCD Monitor等,无不是台湾的天下,其带动的产值可能更胜这些直接关联的软硬体商机。


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经营者得想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曾禹旖指出,通路商的三大主要成本:一是人,二是库存,三是应收帐款,而竞争的两大关键,就是技术与效率。他最怕管理流于僵化,因此强调学习文化,并透过系统工具来辅助决策;至于电子业的人才流动现象,他认为是产业特性,虽然可能会造成经验的断层,但换个角度来看,经验是价值,也可以是包袱,因此人才的流动其实也能让企业看到不同的问题,重要的是是否将价值内化成为企业的文化。


结论

国内的通路商可说是「结合理想与现实」的实践者,他们在众多逐梦的产品开发者中,找到心目中的明日之星,并与市场最前线的系统商一起测试、调校,为产品的粉墨登场打造一片舞台;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媒介角色,让矽谷等地的高科技设计团队与亚太的制造业者能够对话、接轨。这样的角色虽非主角,却有其不可取代之地位。如何满足客户更多样的口味,及抢占幅员辽阔的对岸市场,通路代理商的专业攻略之路,未来还充满着挑战。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宜鼎全面扩充边缘AI智慧应用与智慧储存
» 宜鼎独创MIPI over Type-C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局限,改写嵌入式相机模组市场样貌
» 罗升投资BlueWalker 布局欧洲与两岸绿能商机
» 安驰科技建构智慧建筑及厂房能源数位转型对策
» ADI赞助第五届「创创AIoT竞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BBZXHSSTACUKI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