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浪漫的宅男
沉默的运算唤醒艺术的美感

【作者: 劉佳惠】2012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10394】


图一 : 摄影 萧嘉庆
图一 : 摄影 萧嘉庆

乍暖还寒的周五午后,我们按图索骥,来到一间藏身在民宅里的工作室。这里,是科技艺术家黄心健的个人工作室,也是他创作的地方。

黄心健不仅从事科技艺术、也搞公共艺术。他很随性,没有助理、没有秘书,喜欢简单的生活,他曾跟学生说:「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一起。」就像他工作室的布局,一进门就能一目了然,很生活化的空间,不拐弯抹角。


放眼望去,他那白色基调的工作室,尽是各式各样的机械零件与作品雏型,虽然尚未完成,但每一件作品都初现质感。在政大教书的他,有着一群佩服他的学生。学生这样形容黄心健:「有时候老师像个什么都懂的工匠,有时候又扮演着画家,有时又是个钻研计算机程序的宅男。」


看来,无论是哪一个角色,黄心健都能以自己在机械、工程、艺术、佛学、美学上长期累积的学理与涵养作为核心动能,如同气功一般,以看似无形,但其实内蕴深厚的创作力量,不断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图二
图二

独特丰富的生命乐章

走过人生的漫漫经历,黄心健的人生故事,丰富且精彩的不断流转。


黄心健有一位身为油画家的母亲、陶艺家的姊姊,「但我不仅对艺术有兴趣,也热爱于物理机械零件。」他从小迷漫画,书本画满无敌铁金刚,在附中科教班时,数理能力强,曾是数学竞试高手。毕业时黄心健如愿考上台大机械系。在此之下,他同时能接触机械世界,也同时耳濡目染艺术气息,成为台湾少数同时拥有计算机程序以及艺术底子的跨界艺术家。


黄心健于台大机械系毕业后,只身前往美国学设计。「我认为,了解机械后再来做设计这件事,才是另一条出路。」为了将基础底子打好,他毅然决然从学士重新读起,选择在洛杉矶Pasadena艺术中心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Design)就读,尔后,转至位于芝加哥、号称「新包浩斯」的伊利诺理工设计学院,取得设计硕士。


黄心健的经历比一般人丰富,曾任美国SEGA产品研发部艺术总监、美国SONY产品研发部艺术总监,从事电玩游戏创作,目前则在政大担任教职,并从事科技艺术以及公共艺术创作。黄心健透过不同领域之间的移动,将过去所学的养分,融合佛道的生命态度,深植到艺术创作之中。



图三
图三

图四
图四

图五
图五

科技,就像我的纸与笔

「计算机伴随着我成长,它对我来说就像纸与笔。」电子、机械、程序都是黄心健讲故事的工具,他说,只要可以表达所要传达的概念,就会成为他的创作工具。对传统艺术家来说,接触科技可能会是个负担,是个难以想象的异物,然而,「对我来说,科技就是我最熟悉,也最不会惧怕的工具。」


黄心健热爱数字版画,就是因为科技对他来说是熟悉的工具。拿起放在一旁的数字版画《某种花卉》,透着光芒的眼神,黄心健接着说:「这作品想表达人工模仿自然、自然模仿人工的概念,」透过数字版画,能够让艺术家的笔触、画功以及媒材的选择,维妙唯肖地展现。


他相信,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可能性,了解技术会成就什么,是黄心健平常的兴趣。闲暇的时候,他总是透过科学新知,思考「如果是我拥有,我会怎么使用」。2010年,他参与梦想馆二厅《花瓣迷宫》的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心健提及,当初设计的时候,从电控液晶玻璃能够弯曲以及调整透明度的功能,去思考到花瓣迷宫这个意象。他说,当时突然想到,如果我是一只昆虫,进入花就好像进入一个「迷宫」。


因为狭窄,昆虫必须接触到花粉,当昆虫身上沾满花粉之后,再到另一朵花采蜜时,身上的花粉进入到另一朵花的子房中,完成授粉。因此,设计了花瓣迷宫,而观众一进来变成昆虫,这些花又变得跟房子一样大,让观众对整个授粉过程有恍然大悟的理解。



图六 : 黄心健选用不绣钢媒材,创作位于台北捷运回龙站的公共艺术-《倾听》,邀请来往的路人能够放慢脚步,倾听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以及想象的未来声音。(照片提供 黄心健)
图六 : 黄心健选用不绣钢媒材,创作位于台北捷运回龙站的公共艺术-《倾听》,邀请来往的路人能够放慢脚步,倾听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以及想象的未来声音。(照片提供 黄心健)

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科技艺术,本身就是要让人理解生活、生命,去产生更大的感应。」黄心健坚定地说着。在黄心健眼中,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大小事,到所接触到的各种人、事、物,都有可能转换成艺术创作的一环中。也因此,黄心健的创作,总是可以贴近人心,带给观众许多生活的启发与感动。


在黄心健身上,可以感觉到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他曾经以「时间之梦」作品,获得1994年纽约新声音新视界多媒体首奖、也在2008上海双年展以「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获得无数好评。


2012年,他以《皮项底层》作品,带领人们以齿轮等机械零件重新理解皮影戏,也重新赋予传统艺术一个新的生命。《皮项底层》这个作品当没有人的时候,就什么也没有;然而,若有一个人走进去,会发现屏幕上有一个机械脸谱出现,而且是自己在表演,观众的嘴型会出现京剧的唱腔。


他仔细地解释《皮项底层》里头的含意:「我们想要扭转演戏者与看戏者一个新的定义。原本看戏跟演戏的人,存在一个鸿沟,然而,在此之下,会让看戏的人藉由作品投身进去,成为表演者,也因此,观众从旁观者越过了鸿沟,变成了表演者。」间接地,也说明了黄心健认为一个艺术其实是需要有「人」,艺术场域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其实,黄心健那双能够细微观察与创作的眼睛,曾经一度右眼失明,并在初中接受来自斯里兰卡空运来台的眼角膜捐赠而恢复视力。他说:「那时候我觉得『人体』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


因此,他创作了《人体机关术》,以眼睛、耳朵等器官为主题,探讨因果关系,思考着说不定自己眼里的眼角膜还留着那个人的视觉记忆,却在科技的技术下,移植到他的身上,让这副角膜能够继续看这个世界。


黄心健对于创作的热情,是毫不羞赧的。他说:「每一件作品都花了我很多心血,都有它必须存在的价值,帮助我去了解这个世界。」对黄心健而言,科技艺术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创作题材、风格的自由度比较高,且充满各种的可能性,让他可以透过创作尽情地挥洒脑海中的概念与创意。



图七 : 《皮相底层》)获得国美馆98年度青年艺术品购藏,透过由钟表零件图样组成的人脸,赋予演戏者与看戏者一个新的定义。(照片提供黄心健)
图七 : 《皮相底层》)获得国美馆98年度青年艺术品购藏,透过由钟表零件图样组成的人脸,赋予演戏者与看戏者一个新的定义。(照片提供黄心健)

用「科技创作」面对自己

「艺术要有人去看、去听、去感受,才有它的意义。」他认为不论是什么样的创作,有了人的理解、互动,就会有不同的创意,那才是最重要的。他说,科技艺术家并非要做非常了不起或是光彩夺目的作品,而是用「科技创作」面对自己。


「技术只是科技艺术家的传声筒,相较于电玩的互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不再只是好玩的而已,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事实。」在创作过程中,黄心健会对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做深刻的思考,他说:「这个创作,对这个世界、国家、社会以及我,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才是我最在意的。」


面对跨界创作成为一种趋势,科技与艺术之间,链接的关键是什么?


黄心健认为,设计的人也必须要懂技术,而做技术的人要有一些艺术素养,来理解设计需求,愿意去修改技术。他强调,许多科技艺术家,缺乏对人的理解。但是,艺术最重要的本质,则是要让人更理解生活,去产生复杂的感应。


一连串的策展与肯定,不仅是黄心健美好的机运,也说明了他的作品,能够成功打动来自各种领域的观众。


黄心健的作品,可以让观者陷入自由自在的想象,无穷无尽地悠游。或许是理工训练里所注重的理性、逻辑,以及被要求解决问题的习惯,让黄心健每一次的创作实践,都能更接近概念核心,也更显出不同的心境与视野,继续感动着每一个人。



图八 : 《人体机关术》,以眼睛、耳朵等器官为主题,探讨因果关系,思考着说不定自己眼里的眼角膜还留着那个人的视觉记忆,却在科技的技术下,移植到他的身上,让这副角膜能够继续看这个世界。
图八 : 《人体机关术》,以眼睛、耳朵等器官为主题,探讨因果关系,思考着说不定自己眼里的眼角膜还留着那个人的视觉记忆,却在科技的技术下,移植到他的身上,让这副角膜能够继续看这个世界。

(本文刊载于CTIMES杂志247期/2012年5月号)


  相关新闻
» 达梭系统携手CDR-Life 加速癌症治疗科学创新
»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 安防大厂齐聚Secutech2024开展 跨域整合安全与智慧应用大爆发
» 工研院8度抡下爱迪生奖 1金3银科技谋求美好生活
» 博世专注创新、合作及收购 跨足医疗、碳中和领域逆势成长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T1QSPHSSTACUKM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