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世的价值观上,第一代表着一种无上的荣耀,所以人们都想求取第一名,这可能源自于奥林匹克的体育文化,因为在各种运动项目中莫不以淘汰再淘汰来突显出最后的金牌冠军得主。于是现今的社会到处都在抢第一,人人争先恐后,以为只有在某个时空下取得第一领先的地位,才算是出人头地,也才算是值得肯定的优秀人才。因此,不能是世界第一,也要能够台湾第一,或者退而求其次的区域第一,最后至少也要随便找名目借口来称第一,所以还有人搞一个「金氏世界记录」来凑热闹,这也算是破了世界记录。

其实这样的观念是十足的颠倒妄想,因为一时一地的第一,称不上什么英雄好汉,也很难说是最优秀的代表,只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例如某人是第一个十岁就上大学的人,几年后又有一个人九岁就上大学,只因为各个因缘与相对的不同罢了,谁能肯定那一个比较优秀呢?所以我们常常有一句话说:「一山还比一山高」,也许相对上有所谓世界第一高峰,但是「造山运动」还在进行当中啊!又像是台湾的阿里山以前也是从玉山山脉倒下而成的,可见有更多高山以前还更高呢,有的山如果从海底生起,也不知道算不算高山。

总之,追逐第一是不智的行为,不如强调一种特质,突显不同的文化,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原来「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从来没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也一定是某种特质的世界第一。既然如此,刻意去追求不同条件下比较出来的第一,不是颠倒妄想,是什么?

常常看资讯业界的新闻会发现,我们的高科技业更是在追求无谓的第一中堕落了,新闻报导台积电在2001年将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的晶圆代工厂;又全懋2003年成将为全球第一大基板供应商,这些第一的意义表示了底下还有第二也有第三,根本就是一个肤浅没有内涵的比较数据,一点也不合乎科学的精​​神,更不能彰显该企业所引以为荣的特质在那里,只看到此起彼落的泡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