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二十年的發展下,台灣在電子產業已有相當完備的體系,除了帶動現今經濟的繁榮外,相對地也連帶提高了直接與間接的成本,許多依賴量產的系統製造商更是紛紛外移設廠,以便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所以就在產業轉型的尷尬期間,還有全球經濟衰退與兩岸競合晦暗不明的因素下,台灣電子產業真有不知何去何從的感嘆!但是從許多數據與其他條件的配合來看,轉型的工程已經悄悄的進行了一大步了,而且我們相信其方向更是足以帶領業界邁向另一波高峰。

這個有利的轉型發展方向是什麼呢?就是IC設計業的垂直整合力量,業界應可靠此來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就是說掌握IC設計的源頭,就能帶動各類產品製造的優勢,不僅不妨礙系統製造商的外移,更能相互配合,拉長並擴大市場戰線。這可說是台灣電子業界自然而然發展的態勢,否則過去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一點可以印證早期紡織、塑化、五金等工業的發展與轉型,並成為電子產業發展的後盾來比擬。

許多數據都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投入IC設計業,新的Design House紛紛成立,據信目前已有兩百多家的業者,而且都維持高度的業績成長力,照工研院ITIS的統計,今年總產值可達新台幣1280億之譜;如果與三、四年前仍只有四十家左右的IC設計公司來看,台灣電子業轉型的力道,已經漸漸浮現出來了。除此之外,我們更認為,台灣尚有許多有利的條件非常適合IC設計業的發展,在時空的配合下,只要再輔以人為的運作,台灣可成為全球IC設計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