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科技市場真的會愈來愈「小」。

筆者曾在此討論過,一些對行動通訊發展的想法。對應近來行動通訊發展的情況,所幸並沒有讓人失望。現在的情況一句話就可以說明:「PC不死,改頭換面而已」。不管當初有多少人認同PC已死這類的話,PC仍然是靠著一代代的更新走到了現在。只是漸漸的,大家注重的不再是摩爾定律有沒有被打破,而是注意PC的未來要往那裏走。

大家都很明白一點,PC的效能已經突破了實用的層面。一般個人使用的電腦,根本不需要頂級的運算能力,或是碩大無極的儲存空間,反而追求小而美的精緻科技。這類資訊科技產品不需要高速運算,但省電;不需要廣大的儲存空間,但要能夠連線。於是Notebook市場在這兩年以倍數成長,相對的PC市場則持續的衰退。再看遠一點,有一堆小尖兵已經蓄勢待發,在行動通訊市場外,打出另一番天下。

@小標:還是PC?

@內文:NB已經幾乎篤定繼承了PC的市場而存在,但PDA或手機是否要像是台小型的PC仍在未定之數。微軟在PDA市場上已發揮其影響力,並把PC上習慣的一些作業環境帶到了PDA上。其他發展PDA軟體的廠商也有很多將PC上慣用的軟體做移植。但PDA有其特色,應朝向通訊、資料終端機及個人娛樂方向發展。

@小標:用電、持續時間

@內文:用電時間永遠是手持裝置最大的痛,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是成長最快的。想要延長使用時間,不外乎兩個方法:增加蓄電量和節省用電。在增加蓄電量上,就是改善電池科技,比起幾年前的蓄電量,已經倍增了幾多。省電方面卻出現了很矛盾的情況,一方面要省電,另一方面卻又不斷發展高耗電的多媒體功能。而在耗電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手持裝置使用時間還是不斷加長,真的讓筆者驚異科技研發的實力。

@小標:網路通訊

@內文:既然是可攜式的裝置,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儲存空間,資料的往來都要靠網路傳輸。而在不一定有網路線的情況下,無線通訊十分重要。筆者在此所指的無線通訊,概略分成兩種:廣域的如PHS、GPRS或區域性的如藍芽或802.11等。但不論那一方面,目前的傳輸速度和品質,筆者覺得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算以802.11g的54Mb傳輸速度,亦很難負擔極大量的多媒體或異地存取的需要。所幸手持裝置的資料處理能力也有限,目前夠使用,但無法滿足未來需求。

@小標:娛樂發展

@內文:PDA和手機都已經進化到可以即時的觀看動畫影音了。雖然畫質不理想,但一部電影能夠放進小小的儲存卡中,並連續播放兩個小時,已經足夠坐車來回等打發時間之用。現在廠商又積極的要把3D圖形功能導入手持裝置中,未來可以直接在手持裝置上玩畫面精緻的遊戲。

PC等個人或大型的電腦已經有穩定成熟的市場,再突破非常困難。新興的「小」世界則不同,不但成長快速,甚至沒人能準確預測將來會發展到什麼模樣,投入愈來愈「小」的科技市場,才有將來最「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