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數位科技的發達,過去電視媒體以類比傳輸的方式大為改變,數位傳輸具備更高效率,可使相同的傳輸內容以較小的檔案體積傳輸,且具備更高解析度畫質。其主要優點大致歸納如下:

數位電視將使高解析度面版的需求持續高漲。
數位電視將使高解析度面版的需求持續高漲。

(1)可增加節目頻道:過去一個頻寬只能有一台類比電視服務,數位化後,一個頻寬就可以容納4到8個數位電視台提供服務。以日本目前的數位廣播系統為例,如果以數位編碼形式進行播送,其電視所使用的頻道可減少至目前的三分之二;

(2)可提供互動功能:從過去單向傳播改變為雙向服務;

(3)可提高視訊品質:類比訊號在傳送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擾,使得訊號失真出現雜訊,而數位訊號是以數位編碼形式傳送,因此可以避免外界環境對訊號的干擾,進而防止畫面產生鬼影或是雜訊。數位化後可提高訊號傳送品質,因此可提供高品質的視聽享受。特別是HD高畫質(1920×1080)的畫面視覺將呈現過去類比訊號時代所沒有的臨場感受;

(4)可擴大傳播範圍:原來因為頻譜限制而無法收到視訊的地區,數位化後將可收到訊號。

此外,諸如輔助視障聽障人士與增加電子化政府服務管道等優點,也使得數位電視的使用需求更為提升。因此目前世界各國政府與產業界無不致力建置將傳統類比電視轉換為數位電視的環境。也正因為數位電視的使用場合不斷擴張,使得因應數位電視而生的高畫質需求也急速增加。

數位編碼傳送方式的穩定度比起過去類比訊號來的高,因此畫質的呈現與過去類比訊號的視覺感受有所不同。透過數位訊號可進行高畫質的畫面格式傳送,因此未來面板解析度也勢必得跟著提升,以因應高解析度畫質的視覺享受。

目前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規劃在2008年之前終止類比訊號的播送,例如多數歐洲國家便計畫在2010年之前終止類比訊號的播送。預計到了2011年,亞洲地區包含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等地,也都將全面終止類比訊號的播送,從此將全面開啟數位訊號的播放紀元。

高解析度畫面比例多為16:9的寬螢幕尺寸,傳統CRT顯示器的4;3規格很難符合高解析度畫面的訊號播送,這是因為映像管體積龐大,無法滿足高解析度電視的大畫面需求,因此當數位化的高解析度節目逐漸普及,更大尺寸的平面電視需求將更快速增加。

由於高畫質環境的日漸成熟,加上數位電視的開播已經箭在弦上,因此使得高解析電視(HD TV)的出貨量持續攀升。根據統計,至2010年HD TV的出貨數量將突破1億2千萬台,佔整體TV市場將近一半的佔有率,滲透率也將突破50%,估計到了2010年,LCD TV與PDP TV將分別具有93%與92%的滲透率,而LCD TV優勢在於更容易達到高解析度的要求,因此更有助於提升在HD TV市場的佔有率。

目前標準HD訊號(768條掃瞄線)便足以觀賞過去電視畫面大小的影像。但未來各國將以Full HD為畫質訊號的最大目標,因此40吋以上的大畫面需求量將更大。而能完全的表現出Full HD畫質優勢的面板也將是未來面板廠的生產主力。

依據各國數位電視規劃進程來看,2010年之前絕大部分國家的數位電視將全面開播,高解析訊號傳送將成為主流,此外許多週邊消費性電子產品也都將支援高解析模式與傳輸規格,因此等於預告了高解析顯示技術的需求隱然成型。受到高解析數位電視開播的影響,日本面板業界從2005年起,便預告高解析時代的來臨,因此不論LCD、PDP或者SED等面板顯示技術,均以Full HD的顯示畫質來開發面板。

高解析度的LCD面板並不僅止於解析度的提升,還需搭配背光源與面板穿透率的改善,以達到以往LCD面板無法呈現的高對比與高色彩重現。此外動態顯示的改善也非常重要,儘管LCD面板的反應速度已持續提升,但相較於傳統CRT、PDP等顯示技術,LCD面板在這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強化。除了Full HD規格之外,目前日本NHK更致力於「超高解析度」(7680×4320)的顯示技術,希望能創造出更高臨場感甚至是立體影像的畫質表現。

日本數位節目的數位化進程相當完整,過去衛星訊號時代便已有High Vision的節目內容,而從2003年開始,NHK便開始規劃與推動數位訊號地上波的放送,這也是近年來日本高解析節目之所以如此穩定成長的原因。日本面板廠也紛紛以此為面板開發標的,因此時至2005年,日本市面上大至電視,小至PC等顯示產品多已可支援Full HD規格。目前台灣面板廠針對一般家用Full HD顯示規格的產品規劃落後日、韓面板廠將近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且由於一線與二線面板廠的規模差異,主要推出產品的廠商也大多是一線面板廠,產品線遠不及日、韓面板廠。面對即將擴大的高解析面板市場,台灣面板廠需努力追趕,以免未來在數位化競爭中與日、韓廠商出現技術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