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年後電子產業最關心的事,並不是新訂單在哪裡的問題,而是中國沿海地區的「缺工」問題擴大,造成手上的訂單將無法如期交貨。影響所及,甚至可能連帶波及第二季的業績。有人歸咎原因是中國一胎化政策所造成的勞動力分布失衡,以及中國內陸城市逐漸開發搶食勞力的結果。然而,這個問題恐怕僅僅只是台商自己的問題,對中國來說,這並不是壞事,反倒是一個「從工廠變市場」的正面發展。現在真正有危險的,是那些還把中國當成便宜勞力供應國的企業,他們應該好好的想想,中國正在進步,而自己有沒有跟上。

BigPic:505x375
BigPic:505x375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農曆年前後中國東部沿海有將近70%的企業都出現缺工情形,總缺工人數高達兩百萬人,且缺工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的產業(如製衣、鞋、紡織等),以及台商投資的電子產業。分析沿海地區出現大規模缺工的原因,主要是中國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的工作機會已明顯增加,內地的人不需長途跋涉到沿海地區工作;再者,沿海城市的工資也沒有跟上其經濟發展,有大幅度的提升,更讓內陸的民工寧願留在家鄉裡,找份薪資水準相去不遠的工作。

到底中國沿海城市的薪資有多「一般」呢?能讓生活水準不高的內陸民工也興致缺缺。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目前廣東省是全中國GDP最高的省份,但08年的工資漲幅卻在全中國敬陪末座,即使中國政府逐年透過法令政策來提高法定薪資,目前的法定工資已經調漲到月薪一千塊人民幣,且其他沿海城市也提高近20%的工資,但是仍無法找到足夠的民工,缺工的情形更逐年擴大。這反應了中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尤其是在內陸城市的開發,已讓沿海城市的薪資競爭力漸漸失去優勢。

另一方面,中國人民的教育水準已逐年提高,對低階低薪的勞力工作已不再滿足。根據中國最新的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大學生平均起薪預計為每月2036元人民幣(全中國約有610萬名大學生),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城市平均起薪點將達2800元左右,而天津等2級城市則為2500至2600元左右。再從行業來看,起薪前3名為金融、高科技和房地產,顯示大陸的勞工結構已明顯改變,且對薪資水準和工作內容也有更高的要求。

面對中國這些變化,以勞動力密集工作為主的台商電子廠該何去何從呢?僅策略性的調整產能和有限的提升薪資,有辦法因應大環境的變化嗎?這答案很可能是不行的,除非徹徹底底的改變在中國的經營態度。面對中國的崛起,台商絕不能只從經濟數據和生產成本來考量,也應隨著中國從數變轉往質變發展。

過去台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時至今日,這些優勢恐怕已不復存,甚至還可能成為自身發展的限制。工廠在大陸的台商,短期除了調整薪資之外,也應改善勞工的工作環境,包含軟硬體建設、人性化管理、健全的工作制度與升遷獎勵,讓當地勞工能對企業產生認同,培養有忠誠度的員工;長期則是以機械化和自動化來取代高勞動力的勞工,因應中國的勞動力轉變。如此,才有可能深耕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