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開發者將Android移植到EeePC後,興起一股「Android小筆電」討論風潮。幾個月後,市場上括起了一陣開發Android小筆電的新聞。現在,幾家品牌大廠,對Android小筆電市場更是磨刀霍霍。對於這陣Android小筆電的風潮要如何解讀?在此分享個人的觀察與想法,請不吝指教。

Android小筆電的概念是由開發者社群所帶來的。網路上的技術玩家,將 Android 移植到 EeePC 701,並將這個新概念放到YouTube上分享。隨後,網路上開始出現討論,社群網站也接著進行報導,經由社群的推波推瀾,主流媒體也開始進行報導,接著,就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現象,Android小筆電開始吸引廠商的注意,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有不錯商機的產品。對於Android小筆電產品的熱潮,廠商與使用者的期待與想像也是一個主因。從技面的角度來看,Android小筆電仍有使用介面(UI)上的疑慮。由於Android介面的設計預設對象為手機,因此在小筆電上的畫面表現較不理想,操作方面亦同。Android小筆電在技術端仍需填補一些缺口。

但是,我們不仿從另外「非技術面」的角度來思考。基於「使用應用程式、上網」為概念的小筆電,看來仍是微軟作業系統的天下,Linux小筆電在市場上起不了大作用的原因是「使用習慣」的問題。因為,使用者免不了將Linux小筆電與微軟系統的小筆電拿來比較。Linux上有OpenOffice辦公軟體,但微軟系統小筆電上有使用者更習慣的Office套裝軟體;Linux上有Thunderbird電子郵件軟體,但微軟系統小筆電有使用者更習慣的Outlook軟體;不過是上網、電子郵件還是即時通訊,Linux小筆電上的「應用程式」都讓使用者操作得很沒有安全感。

基於「網路服務」概念的Android平臺,因為與微軟系統的小筆電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似乎存在不錯的機會。Android平臺不基於Linux桌面技術,我們沒有辦法將OpenOffice軟體,或是Firefox瀏覽器安裝在Android小筆電上,正好能與現有的小筆電做出相當大的市場區隔。因為有一個很好機會是,我們可以讓使用者很自然地不將Android小筆電與微軟系統小筆電拿來做比較。差異性與區隔性,讓Android小筆電浮現市場價值。

總結來看,現階段Android小筆電仍處於技術玩票階段,要讓Android介面適用在小筆電產品上仍有一些技術距離;Android技術平臺與典型的Linux桌面環境然不同,Linux或微軟的應用程式,無法「移植」到Android平臺上,但這個技術上的大不同,正好給了Android小筆電「差異化」的想像空間。產品定位方面,把Android做為取代微軟系統的想法,反而讓Android小筆電失去差異性;應將Android平臺做為「產品使用區隔」的有效工具。未來Android若真的能開發出適合小筆電的版本,一定是個很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