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發會推估人口資料顯示,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率為20.1%),而在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最高峰(65歲以上的比率為36.6%)。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連帶著長照需求人數及各類使用項目(例如住宿機構、長照2.0、外籍移工及自行照顧)快速增加,打造完善健全的長照體系成為因應少子化衝擊、超高齡社會的關鍵之一,而長照服務、居家照護、照顧科技及友善住宅等議題,皆成為群眾關切的注目焦點。
|
在長期照顧時導入先進科技可以輔助及提升工作效率,而非取代服務人力。(source:Gigaset) |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分析,目前長照面臨人力資源不足、財源收支失衡、產業化定位、法令及規章須修改等問題,以長照服務發展基金財源收支為例,自2017年長照2.0開始收入逐年增加,2020年達到收入高峰938.15億元,但2023年大幅衰退,支出增加呈現死亡交叉現象,開始入不敷出,必須消耗之前所累積的盈餘,雖然預估還可撐5年,卻難料之後財源究竟是否會穩定和足夠,因此建構其他或安全永續社會保險制度有其重要性;而以社福或產業為定位出發,也會影響未來的整體發展,目前已出現第一家長照公司通過 IPO及興櫃,而資源整合打造長照產業鏈的Know-How,透過整體輸出模式可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補足臨床與長照人力缺口之際,以及減輕居家或機構照顧者的負擔,建構長照產業鏈勢在必行。現今面對高齡化人口及醫護資源、照護人力不足的現象並非偶然,而是必然;運用資通訊(ICT)、人工智慧(AI)、大數據及物聯網(IoT)等軟硬體技術,結合穿戴式裝置快速發展的智慧醫療、智慧照護等,已成為許多國家因應高齡社會問題時考量的解決方案範疇,而台灣的產業科技能量占有相當大的優勢。此外,導入先進科技及善用活化可以輔助及提升工作效率,而非取代服務人力或減少照顧時互動的溫度。
賴添福認為培育新生代專業人才,社會認知必須先改變,提高照顧服務員的社經地位及薪資結構,建立人資管理功能之外,還要增加多層級技能檢定及長照師國考,以及科技輔助等,才能避免未來長照服務體系出現中高齡的資深照服員照顧超高齡者的人才斷層現象。另外,從日照中心、居家式機構到住宿式機構來延伸照顧場域,形成共生社區照顧圈,擴充服務效益;展望未來,他強調長照產業須考量如何永續發展?而這有賴政府規劃和公私協力推動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