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90年代开始,资讯业者就已积极尝试跨足到消费性电子领域,如1991年Sun的Green Project(绿色专案,原意在研发STB,之后衍生出Java)、1993年Apple的Newton Message Pad(今日PDA的发想雏形)、1996年Microsoft的Windows CE、乃至1999年的JINI、UPnP等,都是资讯业者尝试用自身原有的优势与熟悉的技术,将市场版图更加扩大的企图表现。
而就在这众多的跨足努力中,PC机内的「组件技术标准」与「组件量产规模」成为极大的延伸优势,成功地将资讯技术打入今日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如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可透过USB埠与PC交换资讯,进而充电,电视游乐器Xbox内具有硬碟,或者是iPod的硬碟型随身听,乃至家用的硬碟型录放影机(PVR)等都是显例。
若更进一步归纳,可以发现PC最具优势的组件标准及技术主要有三:即是ATA、PCI及USB,此三者也是让PC成功跨足CE的三大幕后功臣,直至今日这三项介面仍在不断演化提升,本文以下将对此更深入的讨论。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5//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
VIP会员 |
无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