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台湾龙卷风
大者恒大&小而美

【作者: 廖專崇】2005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4012】

台湾最近这几年的电视连续剧,有一类以企业竞争为剧情主轴的故事,相当受观众欢迎;无独有偶国内IC半导体通路业也出现类似的剧情,规模第一大与第三大携手成立投资控股公司,原本绝对的竞争对手变成亲密伙伴,企业购并原本不足为奇,但是除了金融业之外,以控股公司方式为整并手段倒是电子产业首例;另外,国内产业在面临全球化竞争,积极以规模创造生存空间,是否真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颇值得观察。


世平兴业及品佳于3月27日分别召开董事会,通过共同以股份转换方式,设立「大联大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计划9月1日大联大上市,世平、品佳同步下市,加上先前世平收购富威70%股权,新公司总资产350亿元、营收超过1100亿元,员工人数2400人,亚太服务据点达50处,随即跃升为全球第三大IC通路商,积极挑战半导体销售营收均超过2000亿元的全球前两大IC通路商Arrow与Avent,目标直指全球第一大。


根据世平表示,此一企业购并动作是在建立起一个具有高市占率的大型通路商,进而整合、安定整体通路市场的秩序,这对于整个通路产业的发展,具有正面而积极的意义,而对于下游大厂客户而言,也会是比较具有效率的作法。而负责协助此桩企业整并的券商也表示,IC通路商有代理权冲突问题,若以过去合并成为一家公司,代理权进行换约,可能会出现损失,此次世平、品佳透过控股公司来合并,仍保留两家公司实体性,新建立一个控股平台,未来可能还会有IC通路商加入,大联大投控规模会日益扩大。


以控股公司的方法固然是因应代理商的业务型态,对于国内高科技产业来说也不失为一个相当值得参考的手段,这几年全球化的风潮对于台湾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其中固然有许多好的影响,但是直接而全面的竞争压力,应该是许多厂商感受最为深刻的,国际大厂以规模优势压的许多国内厂商喘不过气来,大如鸿海、台积电这类国内规模属一属二的大厂,与Intel、微软相较都显得小巫见大巫,更遑论国内大多数规模不大的中小型企业了。


所以利用控股公司的模式,让国内高科技产业变成几个具备足够规模的大型IDM,整合彼此的力量,发挥最大的综效,这几年在高科技产业大出风头的鸿海与Samsung不都是以不断整并扩大自身规模,丰富技术、产品实力而获致成功。不过,HP前执行长菲奥丽娜的下台,就是一个一加一小于二的失败例子,殷鉴不远,国内厂商在进行相关布局之前仍然有须多因素需要全盘考虑,在执行的时候还有更多挑战有待克服。


而就另外一个观点来看,国内一直以来的产业型态都是「小而美」,这类厂商更是台湾过去创造经济奇迹的主力,在多数媒体针对世平服膺大者恒大的市场潮流,勇敢挑战全球IC通路业龙头地位,给予一致喝采之际,笔者认为具备高度专业化与技术能力深厚的小型厂商,仍然拥有生存空间,因为一直以来创造高毛利的还是小型公司,所以未来产业该朝两极化发展,受挤压的是规模中等的厂商,每个厂商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与道路,积极调整因应。而国内产业在历经全球化竞争的转变后,也希望能再造全球经济的「台湾龙卷风」。(廖专崇)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CGD与工研院合作开发氮化??电源
» 朝阳科大永续研发中心协助企业迈向ESG净零转型
» 深化印台半导体双边产业合作 印度加速布局半导体聚落
» IDC:2027年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营收将突破85亿美元
» 恩智浦S32N55处理器 实现车辆中央实时控制的超级整合技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9X873USTACUK9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