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vPCI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作者: 誠君】2007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6229】

不容置疑,90年代是PCI汇流排的天下,从机器人到路由器,从印表机到交换机,它无所不在。 PCI在嵌入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如此之大,以致孕育出了一系列PCI通讯协定控制器,例如:PCI的FDDI、ATM、乙太网路和符号环(Token Ring)的IC元件。此外,还有PCI-ISA、PCI-Raceway和PCI-VME等汇流排桥接晶片。无论是基于汇流排,还是基于通讯协定,都可将PCI连接到不同的通道上。通常,PCI分段(Segment)可跨越LAN、串列(Serial)汇流排和背板(Backplane)进行连接,在这些数据链的两端,通常有一个矽元件将协定转换为PCI(图一) ;因此,多个PCI汇流排分段能藉由这些路径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在一个汇流排分段上的元件可以寻址找到另一个分段上的PCI目标(VME、乙太网路和Raceway),如此可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


Pentium、PowerPC和Alpha单板电脑(Single-Board Computer;SBC)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这种方法。不管是ATM​​、CANbus,还是PCMCIA,PMC卡总是插在其它的CPU卡或PMC载体板上。藉由本地PCI汇流排,CPU可以在VME汇流排与载体板上的PCI汇流排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可以利用PMC卡上的资源(图二)。


藉由这种处理,CPU可寻访问任一基于PCI的资源。 VME是连接多个PCI汇流排分段的方法之一;还可以应用Raceway、Ethernet和其它的通讯连接方法,这些只需更改访问链路的驱动程式。


《图一》
《图一》

PCI链路的局限性

这种拓朴结构有一个基本问题:应用PCI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这种拓朴结构已不能再提供标准的软体(驱动程式)。为了让CPU寻访PMC卡(图二),首先要确定PMC卡在系统中是否存在,配置PCI-VME桥并映射到它的记忆体空间上,然后才能对卡进行配置。借助于BIOS随插即用(PnP)特性,每一个PCI元件都应该能被BIOS识别,并根据标准PCI的规则和驱动程式(Driver)进行配置;BIOS设置PCI资源的方式是藉由各种基于PCI的驱动程式,通常可使OS直接访问这些资源。不过,在VME系统中,OS却不得不藉由一个VME驱动程式来进行作业。因此,利用这种结构在PC上开发嵌入应用,因没有标准软体协助,所以开发好的程式码可能无法立即载入(移植)到真实系统中。


藉由其它PCI汇流排,将各个PCI汇流排分段以PCI-PCI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标准PCI系统可以解决上述局限性。各种BIOS和OS的探测、识别及配置工具都能识别标准的PCI-PCI桥,因此可以连通每个汇流排分段。系统上的所有元件,不管它在任何汇流排分段上,都可像在本地PCI汇流排上一样映射到系统储存空间上。因此,使用远端或本地PCI元件的驱动程式时,不需大费周章。


CompactPCI的主要吸引力是在整个系统中利用标准软体的能力。各种基于PCI的元件和CompactPCI板都在PC环境下进行处理;此外,你可以利用该环境下工具的优势,在PC上开发嵌入应用,然后与CompactPCI环境实现无缝的连接。


在开发嵌入系统方面,VME仍保持一种可变化、功能强大的开发环境,其良好的性能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足以保证各种功能板、软体的大量供应。至今,VME已有长达16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设计和测试标准的「宪法」,尤其是对于嵌入环境。热转换(Hot Swap)方案仍在一些电信环境中应用,VSO(VITA Standards Organization)正在进行努力将所得到的东西融入标准中;VME的中断驱动和分布结构使之具有功能强大的多任务处理和即时应用。其中最显著的一个优点是,没有任何等待时间和桥接段之间的性能干扰,VME就能在21槽的系统下工作。为保证安全应用,PCI的4个插槽限制(CompactPCI是8个插槽)要求在背板上具有大量的I/O。


vPCI的优点

vPCI集VME和PCI技术的优点于一身,使21槽的PCI系统与目前的VME系统相容,并以320MBps的数据速率运行。可使用VME作为背板(包括320MBps的协定)的标准将各种VME板连接在一起;然而,采用特殊的VME介面,在基于PCI的OS中将VME隐藏起来,那么就能使背板看起来像PCI一样。


考虑一块基于PCI的VME板(图二):具有vPCI功能的PCI-VME桥接IC与常规的PCI桥具有相同的实体连接。在PCI上,它控制FRAME#、IRDY#、TRDY#、STOP#等信号;在VME上,它控制AS*、DS0/1*、IACK*等信号。然而,CPU无须识别PCI-VME桥另一面VME汇流排的存在,你无须建立各种各样的地址空间和数据宽度,也无须启动(Enable)各种IRQ*线、或控制SYSFAIL*、ACFAIL*等, PCI-VME桥仅简单地识别它自己作为PCI汇流排上的一个PCI-PCI桥。具有vPCI能力的PCI-VME桥(PCI-vPCI桥)采用不同的PCI周期类型,并把它们映射到特定的VME周期。在目标VME卡上,PCI-vPCI桥将特定的VME周期转换回对应的PCI周期。


《图二》
《图二》

相容问题

vPCI的概念非常简单:就是在VME汇流排上运行的PCI协定。然而,为了让系统工作,就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定义这些细节问题是VSO的工作。不过,我们可以看看PCI配置周期是如何处理的,就能明白vPCI是怎样工作的。 PCI配置周期有两种不同类型:Type 0和Type 1。 Type 1周期专为藉由PCI-PCI的迁移(Migration)而设置,Type 0为本地PCI汇流排上的PCI物件而设置。如果目标汇流排在PCI-PCI桥的另一面,Type 1就变换成PCI-PCI桥另一面的Type 0。


Type 0:

为了复制Type 0周期的作业,选择VME CR/CSR周期,并用其A24位元地址的高5位元来指示槽位元。 PCI采用对每个元件都不同的专用信号IDSEL#在配置周期中选择元件。 vPCI利用地理寻址(Geographic Addressing)来模仿(Mimic)这种作业,每一个vPCI元件通电(Power Up)时,启动它地理位址上的CR/CSR寻址范围。在寻址范围内,vPCI元件要移位与PCI特性相对应的一组暂存器,不仅包括DEVICE ID和manufacture ID标志暂存器,还有基址定义和中断控制功能等,vPCI元件将模仿所有这些暂存器的作业。


Type 1:

Type 1周期与其它的PCI、记忆体和I/O周期的处理方式不同。最近定义了两种新的VME协定:2eVME,工作速率可达160MBps;2eSST,工作速率可达320MBps,但需要对背板进行升级。每一种协定都有一组与之有关的XAM码,但在256个可用的XAM码中只定义了4个。 vPCI规范建议采用一些XAM码用于Type 1、记忆体和I/O周期,为了发挥系统的最大性能,每一个PCI周期类型可以是2eVME或2eSTT。


VME的主要优点是丰富的中断资源、有效的多任务处理和即时作业。遗憾的是,PCI缺乏这些优点。 PCI只有4条中断线,它们必须导入到CPU内一个中断控制器。与VME的7条中断线和分布处理机制相比,PCI系统的中断特性能很容易映射到VME上,可是却浪费了VME的资源。困难在于,一方面要保持丰富的VME环境,一方面又要与PCI连接。一种方案就是采用PCI-vPCI桥承担本地PCI汇流排的中断控制器作用,通常是由ISA桥实现的。这种复杂的PCI-cPCI桥虽可充分利用VME中断,代价却是可能与一些Pentium平台不完全相容。


另一个问题是处理与现有VME系统的相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PCI-vPCI桥变成一个多功能PCI元件。 Function 0可以作为「PCI-PCI」桥,寻访系统中所有具有vPCI能力的 VME板;而Function 1可作为传统的PCI-VME桥(图一),寻访系统中其它的VME板。因此,一个元件就可提供两个虚拟埠,一个到PCI系统汇流排,另一个到VME系统汇流排,这两种系统汇流排实际上是同一个实体单元,但软体将有两种。


结语

最初,在电信系统上只有少数关键的介面卡出现在PCI分段上,其余的都在VME分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上每一块介面卡升级时,它就从VME分段上消失,而在PCI段上出现。 vPCI不仅仅是VME的一个扩展,用于嵌入式系统整合上,它也满足了嵌入系统的需要,尤其是需要高性能和许多I/O的电信和数据通讯应用。在单一的汇流排分段上,vPCI可提供21个插槽的PCI连接,速率达320MBps,同时又具有即时和多任务处理功能,所以非常适合电信系统的开发,例如:GSM、WCDMA等交换机、家庭闸道器....等。


相关文章
从设计到制造 模组化仪器高弹性优势完全发挥
新一代PCI背板电源管理需求
PCI Express架构探微
InfiniBand之技术架构介绍
透过PCI介面验证SoC的方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工研院东南亚办公室於泰国成立 助台商转型升级强化优势
» TPCA估今年PCB成长6.3% 补贴、脱碳、产品新规及东南亚聚落扮要角
» 国研院启动「超精密加工联合实验室」 大昌华嘉支援学研界培育光学加工人才
» 友通持续聚焦3大事业 主机板同步搭载AMD新处理器上市
» 工研院眺??2024通讯产业发展 关注6G竞合与太空永续议题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R9413EYSTACUKI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