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08)正式開幕,無畏於美國次貸風暴與通膨壓力的困境,今年的Computex依然展現了全球第二大電腦展的實力與地位。資訊與電子大廠無不磨刀霍霍,在展會期間推出年度最重要的產品,為下半年市場進行關鍵的一戰。而對台灣來說,Computex也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徵,正如其字面的意義一樣,該展是向世界展示最新電腦技術與科技的展會,而那正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核心產業。

BigPic:520x390
BigPic:520x390

近來年,由於半導體產業的興起,讓世界的目光轉移到了那些技術先進的半導體廠商上,而台灣在政府的扶植與民間企業的努力下,也在半導體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包含台積電、聯電、力晶、聯發科及日月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半導體相關廠商。這些廠商固然在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產業鏈上皆是上游廠商,所以一般民眾並不會對其產品和商標有深刻的印象,自然與台灣的連結也不强。然而,PC產品則直接與終端的使用者接觸,品牌與產地的連結性強,也是最能讓把台灣帶向世界的產業。

根據IDC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調查季報顯示,2007第四季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出貨達2819萬台,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44%,再創歷史出貨新高。在總體產值部分,台灣筆記型電腦總體產值達151.4億美元,YoY成長31.6%。台灣前五大ODM代工廠商總出貨量達2495萬台,佔整體產業出貨比重由上季的88.3%提升到88.5%,全球第一的產業地位更形穩固。

而在桌上型電腦部分,MIC統計,台灣桌上型電腦2008年第一季產量較去年同期成長6.0%,出貨規模達1077萬台,產值為3016百萬美元,年成長率為18.5%;第二季出貨規模預計將可達到1069萬台,整體產值將達2960百萬美元。縱觀2008年,預計台灣桌上型電腦出貨將達4693萬台,成長率為1.9%,在全球的佔有率也穩居第二。

其他的電腦相關的週邊,包含主機板、液晶監視器、彩色顯示器(CDT Monitor)、數位訊號控制器(DSC)、纜線用戶端裝置、寬頻裝置、無線網卡、網路語音通訊協定路由器、網路電話機、網路機上盒等,全球佔有率也是全球第一。因此,任何電子與資訊廠商想要進入PC主機與週邊市場,都必須與台灣廠商合作,才有可能在此市場取得先機。而透過這些產品的上市與銷售,台灣的形象與品牌也被廣泛的帶到世界各地。

有此可見,PC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已是無可替代,加以目前台灣的PC廠商也積極的發展自有品牌,讓台灣在世界的可見度又更獲近一步提升。以大聯盟投手王建民為代言的宏碁電腦,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的電腦製造商,而華碩透過Eee PC的熱賣,也逐漸上升至第六的位置,未來更有可能擠下聯想,成為世界第五。若將兩者的佔有率相加,台灣更是名符其實的PC王國。

雖然近年來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測以及LED磊晶的製造上名聞國際,加以產業與市場轉變的緣故,一時讓電子業成為台灣的顯學,但若要論影響力以及對台灣國際聲望的提升,那恐怕還是PC產業最具實力。在台灣PC還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