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从不被看好,到水货热卖。不止水货热卖,到四月底止,Chitika公司预估iPad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00万部了。依照这个销售速度,今年 (2010年) 苹果将可能卖出900万部iPad,甚至上看1000万部。开卖三周,卖出100万部。这张成绩单,已经跌破许多市场分析师的眼镜,从正式发表后,一直被看衰的iPad,中间也历经许多试用者无情的评论,但出人意表地缴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不可否认,这证明了苹果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随着iPad热卖,iSuppli更预估,到了2012年时,iPad总计将会卖出4000万台。如果这个数字成真,又是再一页的价伯斯传奇。iPad显然不比2007年的iPhone盛况逊色。iPhone上市后第一年销售数字为610万部,iPad将可能打破这个纪录。网络上便有人戏称,价伯斯就算做垃圾筒,排队也要买。

「苹果iPad」不如「价伯斯的iPad」的形容贴切,价伯斯的iPad十足给我们上了一堂精采的课程。第一、价伯斯回到苹果后,苹果的产品就一直走创新的路。有一开始就叫好叫座的iPhone,也有让人最后感到佩服的iPad。每个产品都以「装置(Device)」做为创新的基石,每个装置都有令人爱不释手的外观,让人深深相信,如果价伯斯真的做垃圾筒,苹果迷也会对着它大叫「太棒了」。

第二、每个装置,都可以整合内容(Content),例如iPod+iTune以及iPhone+App Store,当然iPad也可以。现在大家把内容整合视为是一种云端服务(Cloud Computing),苹果已经在做了,只是没有喊口号。内容的整合,苹果采用的是装置整合内容的策略。有了适合的装置搭载合适的内容,难怪有人认为,做电子书下载,苹果搞不好真的会成功。

第三、供货商、工厂以及关键零组件制造商,都是台湾、韩国与日本的公司。让人相信,如果把苹果与这些亚洲工厂一起丢进石头产业,这些工厂有的是本事把岩石磨成亮晶晶、闪亮亮的石头,要一千颗,可以做到每个一模一样大。如果是苹果,它能把这些石头买回去、上颜色,作成一幅「太棒了」的石头画,把它卖出去。苹果把装置当成一种「创作」,拿着买来的关键零组件,创造产品、制作装置;我们做装置是用 maker 的角度去做,苹果是用 creator 的角度去做。

最后,让我们学到一堂课,「make devices」不如「create a device」。我们的产业,做了太多「me too」的装置,当然我自已的公司也是,这些 me too 而滞销的多余硬件,消费很多地球资源、然后摆在仓库等候销毁, 极不环保。创造一个能销售,有帮助的装置,也不再是一堵高墙,因为有了很好的制造技术、也有了软件开发的能力,久缺的就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