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nc. 將推出甚麼樣創新概念的Apple TV,應該是2013年最為各界引頸企盼的科技話題之一;但在談電視之前,我想先聊聊一個市場的新風貌。

Second Screen加深個人電視經濟型態
Second Screen加深個人電視經濟型態

在傳統市場裡,我們非常熟悉一種情況:一顆蘋果如果單價賣10元,那麼,一袋20顆要賣多少呢?200元嗎? 不對,如果是賣200元,根本就失去了店家為何要裝成一袋來賣的意義,也不符合消費者心中既定的量多折價的概念。

通常,我們習慣用行銷手法來解釋這樣的情況,但真的只是如此單純嗎,背後難道沒有隱藏一些社會性的因素嗎?至少,我以前是如此認為的。

近年來,我觀察到的一個新現象,讓我好奇不已:7-11、全家等等,應該是台灣一般庶民最常接觸到的便利商店,不知讀者們是否有注意到,在過去大包裝的餅干、糖果、小點心等,現在都紛紛推出了所謂的份量較少、單價較高的個人包。一開始,我不是很理解此種情況,因為它與我上述所提及的賣蘋果概念完全相反,不以量多降價為目標,反以量少提高價錢來操作。難道是現代人不斤斤計較了嗎?是薄利多銷的概念不再盛行了嗎?後來我理解了,除了行銷的原因之外,原來,長期家庭結構的變遷也是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

“2010年,日本一個人的家戶數為1500萬,超越核心家庭,正式成為主流”

大前研一的名著 “一個人的經濟” 開宗明義便如此寫道: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 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 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從M型社會到一個人的經濟,單身貴族以Value up 取代 cost down,更深化了宅經濟的力道,因而產生新消費心理學。21世紀的3大趨勢正結合成一個巨大的經濟體,高齡化、少子化和網路化連鎖效應地形成了產值驚人的「一個人經濟潮」,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新商機。

新電視為何要提到一個人的經濟呢?

首先,電視收視與家庭組成結構有最直接的關係。每每跟業界朋友討論新電視的可能走向,他們(大約都是接近中年)腦海中的家庭畫面,不約而同地,不是三代同堂,就是至少一夫一妻、有子有女的核心家庭,他們從來都沒有察覺到,一個人的家戶加上頂客族家庭,早已悄然改變了傳統家庭結構而成為主流。

其次,數位匯流的重點,不在匯流而在創新。環顧全球,電視早就已是成熟的市場,如果在設計新電視時,腦海中仍是舊式家庭型態,無法提出新行為、新使用,是難以竟其功的。如依照大前研一的看法 - 一個人的經濟正是成熟市場的金礦,在發展新電視時,就不可忽略此一新興市場力量及使用習慣。而搞不好,一個人的電視才是長久想推動網路與電視兩種力量匯聚的最大市場。

根據我的觀察,以美國為例,Second Screen、Social TV及TV Apps已成為發展新電視的三個重要支柱。如果我們仔細檢視,它們三者又何嘗與一個人的電視脫離的了關係呢?三代同堂的家庭如何Social?如何使用TV apps?又如何操作Second Screen呢?想想三個方向的確立是其來有自的。

原來,之所以買一大袋蘋果,除了價錢較便宜外,其實,也跟家庭結構是由較多人數組成有關呢!不從社會及家庭變遷的角度來觀察,或許正好說明了網路巨擘們,多次想蠶食成熟電視市場也無法獲至成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