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繼1日上午「眺望~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揭開序幕之後,下午即針對能源議題,舉行「淨零永續風潮下,再生能源的挑戰與用能電氣化的趨勢」場次。
|
ISTI預估2022年,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隨後衍生的儲能產業,將因淨零議題帶動下穩定成長,全球將有3,89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長約19.6%。 |
其中除了強調在淨零永續的浪潮下,還包括:再生能源極大化、料源低碳化、設備電氣化成為3大重要的執行策略,各國的淨零碳排政策也依精神制定相關的法規措施,進而重塑未來的綠能商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則依此3大策略的思維,依序研析低碳與再生能源產業的新局與挑戰、能源使用電氣化與智慧化趨勢與商機,以及台灣充電服務需求的探討,期能為台灣廠商洞察先機,創造先占優勢。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組資深研究經理王孟傑表示,自2021年起淨零排放議題成為全球顯學,不僅各國政府陸續提出淨零路徑與策略,民間業者也由社會責任激發採購綠電、碳信用等ESG減碳作為。其中淨零技術中相對成熟的再生能源成為首要投資,且是各國政府、企業爭相投入的減碳方案。因此ISTI預估2022年,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隨後衍生的儲能產業,將因淨零議題帶動下穩定成長,全球將有3,89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長約19.6%。
且因為淨零目標遠大,促進新的再生能源發展議題,如遠洋離岸風電、氫氣等應用,也是近年發展的前瞻議題。為了使離岸風電產業能夠更進一步發展,日本政府研擬新的評選規則,德國則利用既有風場發展氫氣整合技術。在氫氣發展上,電解產氫技術成為短期受到注目的技術項目,但為了使前瞻技術能夠及早商業化,與再生能源或新的發電技術整合運用,已是各國目前思考的作法。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組組長謝志強進一步指出,淨零趨勢不僅將加速能源零碳、數位化、電氣化等長期趨勢發展,短期內還可能因歐美淨零與產業復甦積極政策帶動,智慧照明、熱泵與能源管理系統穩定成長。全球能源系統在資料分散化、脫碳化與數位化3大趨勢下,正逐步朝向電氣化與智慧化轉型。展望2023~2030年,智慧照明、能源管理系統及熱泵之年均成長率將分別為18%、21%與13%。
在需求端的電氣化應用,分為短中期建築部門政策(蘿蔔與棒子)的推動趨力高,熱泵於主要市場(歐盟、美國,及中國、日本)商機可期。但經過產業電氣化之後,考量製程替換成本高及價格競爭性可能不足,建議採取既有技術與電氣化技術混和彈性應用方式,作為前期調適與未來預應,長期則可持續驗證產業電氣化新製程技術,於新廠設置規劃時導入。
長期而言,近年陸續有國家制定節能設備智慧化標章,納入需量反應功能。日本「????」的整套式能源即服務方案,以具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在創能、儲能與節能之雛形。未來有機會朝向電網整合式建築發展,帶起智慧節能設備以及建築能源管理系統下一波商機。
估計隨著電動汽車和充電站不斷增加,電網將可能出現超載無法應對的情況,為因應未來需求,必須投資巨額經費進行電網升級。而另一個較具經濟效益的選項,則是發展智慧充電。並依智慧程度低至高依序分為,可遠端開/關的「基礎充電管理」、可控制充電時間與速度的V1G、可回送電力至建築與電網的V2X(Vehicle-to-Everything)。
在各國政策的重視下,V1G將成為充電樁的基礎功能;而V2X技術使電動車成為分散式電源,可提供更多電力服務。近年在通訊標準ISO 15118-20 V2X功能就緒下,離商業化又往前邁進一步,使V2X功能不再僅限於CHAdeMO車款,但V2X要普及尚有標準、市場及法規面諸多問題待解決,預期5年內難有爆發性成長。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黃雅琪調查台灣223位電動汽車車主的充電行為,發現:
1. 62.8%車主居住在集合式住宅,僅44.4%有安裝家用充電樁。
2. 車主最偏好在家充電的時間為22~9點,可能成為未來夜間充電尖峰。
3. 目前家中充電樁僅有43.3%有連網。
4. 61.3%的車主只能接受充電樁由自己控制,不能接受被充電營運商或電力公司控制。主要顧慮包含臨時要用車沒電可用、成本增加、隱私外洩、誘因不夠等。
5. 76.8%願意接受將電動車電力回送至住宅作為備援電力(V2H, Vehicle-to-Home),但主要顧慮包含影響電池壽命與保固、臨時要用車沒電可用等。
由於台灣以集合式住宅為主的住宅型態,未來社區採「共同線路」設置及導入充電管理將成為趨勢,社區電動車充電管理、以租代買模式等商業模式需求逐漸浮現;V1G技術則將在公共快充站、車隊充電站率先普及,充電營運商有機會跨入成為能源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