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掌握应用趋势与创新设计 是市场致胜关键
Microchi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永豊:

【作者: 鄭妤君】2003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4404】

《照片人物 Microchi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永豊》
《照片人物 Microchi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永豊》

本刊总编辑黄俊义(以下简称黄):世界半导体制造重心已经逐渐移往亚洲地区,而亚洲地区的半导体中心则在以台湾、大陆等地区为主的大中华区,且未来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对于大中华区市场,Microchip的经营策略为何?


Microchi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永豊(以下简称陈):亚洲地区对全球半导体业者来说,地位的确越来越显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大陆市场,在珠江三角洲、上海一带已经形成电子产业的群聚效应,不但吸引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上下游业者、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进驻,也连带让周边业者不得不跟进大陆投资,在这种群聚效应的影响之下,半导体与电子产品业者前进大陆可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Microchip这几年来也陆续在大陆地区成立了七个办公室,今年还将在西安、沈阳两地增加据点,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贴近当地市场、提供当地客户所需的支援;此外,Microchip也将与大陆目前最大的家电业者海尔集团合作,在天津海尔科技园区成立一个小型的产品设计中心。


中国大陆由于具备充足的人力,原料取得也非常容易,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台湾半导体业者目前大多将生产部门放在中国大陆,而把设计部门与行销营运总部留在台湾,派驻大陆的人力是职位层级不高的「二军」,公司高层主管则坐镇总部指挥。但我认为,随着大陆市场的继续蓬勃发展,业者对大陆与台湾两地的经营策略也要有所改变,台商公司副总级以上的「一军」亲自前往经营大陆市场的行动应该更加积极,才能掌握当地成长快速的商机。如此一来,公司高层主管势必要常常在两岸之间移动,因此我个人的意见是倾向支持开放两岸三通,才能让业者节省大量的时间与交通成本。


台湾充足的研发人力资源是最大竞争优势

黄:您认为在大陆市场如此强大吸引力的竞争之下,台湾半导体业者应该如何站稳优势?


陈:台湾地区每年约可培养出35,000~40,000个半导体工程师,而且工程师的素质整齐、人才水准也很高,此种在研发人力资源上的充足,就是台湾面对大陆竞争时可掌握的最大优势;虽然在制造业方面,台湾已经无法与大陆的低廉成本竞争,但业者若能善用本土的充足研发人力资源,致力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台湾电子产业目前可努力的方向,即是在产品品牌建立的议题上投注心力,而要建立如IBM那样举世知名的品牌,并保持领先优势,设计人力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支援是最重要的后盾,台湾厂商若注意整体市场的趋势与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品质更好、使用起来更方便的电子产品,并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就能创造成功契机。南韩的三星电子近年来在手机与半导体市场上的杰出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非常值得台湾业者学习借镜。


黄:所以对Microchip这样一个在台湾的外商来说,是否是将台湾地区定位为对大陆市场的人力支援后盾?台湾地区由于IC设计人力素质高、人事成本又比欧美等地低,有不少外商陆续将公司的IC设计中心移往台湾,Microchip是否也有这样的计画?


陈:台湾有不少半导体业者确实是将台湾定位为大陆地区的技术人力支援后盾,但Microchip的公司经营策略向来是「站在美国,支援全世界」,对于世界其他区域市场的技术支援大多来自美国总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则视各区域市场的不同情况与需求,以运用当地的人力为主。以Microchip在亚洲区的情况为例,虽然设有一位负责整个亚太区域的主管,但对于亚洲区中不同的市场,还是会根据当地的优势所在来决定当地的经营方向。


Microchip在台湾地区的R&D部门是偏重在MCU应用方面的设计,以供应大陆地区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的庞大需求,但MCU产品的原创设计还是由美国总公司完成,再将产品推往美洲、欧洲、亚洲等区域依照市场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的应用领域行销。亚洲地区设计人力的发展性的确不容忽视,但Microchip目前并没有将总公司的设计中心移往台湾的打算,目前主要的研发设计中心仍设在美国,未来仅计画借重亚洲的印度地区软体设计人才能力,在当地设置IC内建软体的设计中心,也考虑在大陆地区设置研发中心与客户服务中心,提供当地市场客制化的产品设计服务。


黄:Microchip向来在全球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市场中有不错的表现,MCU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可说是日益广泛,在此一趋势之下,Microchip未来在此一主力产品领域的经营方向为何?又将提出哪些新产品方案?


陈:Microchip自1993年在美国Nasdaq股票上市以来,即是将MCU定位为公司的核心产品。根据Dataquest等市调机构的统计,Microchip从1997年起在全球MCU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就一直维持在世界第二位,并在2002年创造20亿颗生产量的成绩,我们也有信心可看见Microchip的第三十亿颗MCU在2003年底出现。


MCU确实在各领域的电子产品中应用日益广泛,Microchip也会持续投入资金与人力在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除了将继续经营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产品线也较完整的8位元MCU之外,近期目标是拓展16位元MCU市场,并推出结合MCU与DSP(数位讯号处理器)功能的新解决方案,未来也会视市场需求发展32位元产品。就像MCU由8位元、16位元、32位元循序渐进发展,Microchip的市场经营策略之一即是注意趋势的发展,把握最适当的时机推出新产品。


掌握市场趋势才能获致成功

黄:Microchip的MCU产品主要是应用在哪些领域?对于MCU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您的看法又是如何? Microchip的MCU产品是否会走向SoC(系统单晶片)的设计?


陈:Microchip向来非常注重全球市场的走向,总公司也设有专责部门从事趋势的观察,并将所得资料做为整个公司经营策略的订定依据;我认为对于市场趋势的了解,对于半导体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唯有掌握趋势的发展,才能定位出正确的方向并获致成功。目前我们的MCU产品主要锁定包括电脑以及电脑周边、通讯、汽车、工业、消费性电子产品等五大领域的应用,我们的趋势观察部门即是以这五大领域为基础项目,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进行需求度的调查,来决定该以何种行销策略打入当地市场。


以亚洲地区为例,MCU在台湾市场有60%是在电脑与电脑周边产品的应用领域,在韩国市场偏重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在日本则是以汽车领域的应用为大宗。随着汽车越来越朝向智慧型发展,MCU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汽车的仪表板、安全气囊、防盗锁,以及未来将越来越普及化的卫星自动导航系统,都是MCU可着力的范围,这是Microchip非常注重的一个趋势,与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在相关技术上的应用研发合作也正在进行当中。


对于SoC的IC设计趋势,公司内部确实也有做过一些评估与讨论,但我们目前不考虑将SoC相关技术应用在MCU产品的设计上;原因是过去Microchip也曾从事ASIC的设计,后来发现市场领域实在太小而放弃。我认为SoC设计应比较适用在市场需求数量大、而且功能内容变化不多的IC产品,MCU的生产量虽然也很大,但因为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在不同的应用中所需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并不是很适用SoC设计方法,Microchip的MCU也会主要以朝向与DSP结合或是内建记忆体的方式设计。


黄:全球MCU市场可说是竞争非常激烈,有不少IC设计业者皆投注在MCU领域的产品开发,Microchip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又锁定哪些电子产品可以作为市场取胜的「杀手级应用」?


陈:在MCU的应用方面,在台湾地区我们除了将持续锁定市场占有率较大的电脑与电脑周边产品领域,另一个看好的应用,则是手机与电脑或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结合,也就是具备电脑运算或PDA、数位相机功能的多用途手机;Microchip将主推结合DSP功能之16位元MCU产品线,就是认为此一领域的应用必定会成为未来市场趋势。


与硬体结合的软体设计是市场竞争利基

看准应用端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是MCU业者若想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必须掌握的因素之一,此外我认为另一个关键议题是与硬体结合的软体设计;目前Microchip有来自印度的多位工程师负责软体的研发设计,未来也会持续增加此一领域的人力。英特尔(Intel)与微软(Microsoft)结合的“Wintel”架构,即是一个软硬体设计结合的市场成功案例,或许其他的小型IC设计公司与软体业者,无法具备像Intel和Microsoft两大巨头如此庞大的财力与市场占有率,但将IC内建测试程式等软体的设计加入产品创新时的考量,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美伊战事尽速解决才能有助产业景气复苏

黄:全球半导体景气历经2001年的严重衰退与2002年的几乎停滞不前,对于2003年景气是否会迈向复苏,Microchip的看法为何?


陈:尽管整个半导体界都非常期盼“春燕”的来临,但全球市场仍存在着非常多的变数,再加上已经展开的美伊战事,更使得景气状况越来越不明朗;目前已经有许多下游品牌业者即因为战争因素,纷纷将订单时间由原本的至少一个月缩短为两周,这样的状况对上游生产商来说,就可能因为备料的困难而增加成本。战争开打对于世界局势所造成的改变,对产业景气的连带影响可说非常大,这是政治利影响经济的最佳例证;尤其美伊战场是在石油生产国集中的中东地区,战事的持续即有可能使原油价格提高,而对需要原料的半导体业产生冲击;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这场战争能速战速决,才能对产业景气的复苏有所帮助。


Microchip这两年来尽管在整体产业的不景气当中,公司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我们也预计2003年第一季至第二季之间,可出现2%~3%成长;我们的MCU产品因为具备应用领域广的特性,因此受到单一电子产业景气变化之影响也较小,我认为今年汽车与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领域的发展,将是带动公司整体营运成长的主要力量,在电脑与电脑周边部分可能会持平,过去两年表现不佳的通讯市场则可望有所起色;今后Microchip会继续根据不同的应用部门,掌握市场趋势锁定主要客户群,提供技术与全流程的服务。


(摄影\启兴;整理\郑妤君)


相关文章
碳化矽电子保险丝展示板提升电动汽车电路保护效能
ST以MCU创新应用技术潮流 打造多元解决方案
ST:精准度只是标配 感测器需执行简单运算的智慧功能
意法半导体持续专注永续发展 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承诺
软体定义大势明确 汽车乙太网路应用加速前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 爱德万测试与东丽签订Micro LED显示屏制造战略夥伴关系
» 格斯科技携手生态系夥伴产学合作 推出油电转纯电示范车
» Arm: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 推动AI资料中心工作负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S7PGTR6STACUK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