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除错和验证是嵌入式系统产品开发公司的主要工作吗?
 

【作者: 誠君】2006年10月0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4009】


PDA、手机、MP3播放器、DVD播放器、IP STB、GPS、网络路由器或门道器等许多种嵌入式系统产品,都需要两种不同的重要技术:一是CPU或SoC和DSP、另一是操作系统。这两种技术都可以从许多供货商那儿获得。所以,对系统开发商而言,无可避免的,整合和测试已经是他们研发团队的主要工作了。不过,这些产品最后若能顺利量产,其利润是很迷人的。


对研发工程师而言,他们最不喜欢写报告和测试工作,因为很乏味。但对制造商而言,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例行工作,于是写报告和测试工作成为这些公司的工作纪律之一。其实,这些公司的研发职务只不过是系统整合与测试之类的工作吧了!真正的「原创设计(original design)」早就由国外大厂或供货商完成了。可是,目前能够真正自我开发出与众不同的组件或系统,而且还能获利的国内公司其实并不多哩!所以,大多数的国内工程师还是留在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公司里。


现在许多国内的新创公司已经逐渐成为国外大厂的除错与验证机构。过去,国外芯片大厂为了降低人事成本,时常将除错与验证工作外包给印度公司。现在,由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普及,国内公司只要技术能力、关系和信用被国外大厂肯定,他们很可能会接到这样的项目,成为大厂的设计加值伙伴。这样的经营模式或许不是他们当初默认的,但是为了求生存,只要股东和员工支持,也不失为短期内的最佳经营策略。于是整个研发团队就沦为除错与验证单位了。


有一家国内的新创公司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开发出MP3芯片而自豪。不过,受到中国大陆厂商以相同产品在市场上倾销,导致这家新创公司无法贩卖这颗芯片,因为按照他们的报价是无法和中国厂商竞争的;只要他们卖一颗,就几乎要赔掉另一颗。结果,这家公司短期内不想再自行研发了,改采帮大厂验证和代理大厂的产品之策略。


这几年,国内的研发工作变得愈来愈困难,最主要是受到中国大陆厂商的低价竞争之故。此外,由于开放源代码可以在因特网上自由取得,过去所谓的技术机密现在几乎只是个笑话吧了!国内中小型电子业者纷纷被迫采取唯一可行的做法,那就是雇用低廉的中国或印度工程师来开发新产品。于是,有许多中年的资深工程师失业了。如今有许多国内的新创公司在帮国外或国内大厂做测试、验证、除错、整合,或做小规模的设计修改,甚至帮他们找共同的客户或订单,等时机成熟时再自行委外量产,最后,从中谋取合理的利润。在不放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前提下,这样的经营模式驱使他们要不断地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例如:CPU/SoC/DSP不能更换,但是周边组件可以更换。不过,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成功吗?最后能顺利量产吗?真能从中获利吗?值得继续观察。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COMPUTEX] 英特尔重新定义运算效能 强化AI PC发展力道
» [Computex] 美光正式送样GDDR7绘图记忆体 创新游戏体验与AI应用
» 美超微、日月光、中华系统整合携手打造新一代水冷散热资料中心
» Arm:真正使Arm与众不同的 是软体生态系
» 从Matter到机器学习 Nordic展示短距离低功耗无线传输应用潜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6B50ENMSTACUKD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