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蓝光+垂储=磁带末日?
 

【作者: 陳隱志】2005年08月05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5573】

今年上半的储存媒体技术发展,主要即在「蓝光雷射」与「垂直储存」,蓝光雷射能让光学储存的密度大幅提升,以SONY的5.25吋MO为例,未使用蓝光技术前的容量为9.1GB,使用后一举拉升至30GB,不仅企业用的MO如此,消费端的DVD亦是,如Blu-Ray Disc在单面双层下即达50GB。


至于垂直储存技术,则是以2.5吋硬盘率先发动,Seagate已发表160GB的版本,Hitachi也预计推出100GB的2.5吋硬盘,Toshiba也将加入,且未来任何吋数的硬盘都将采用此技术,包括3.5吋、2.5吋,以及1.8吋、1.0吋、0.85吋的微型硬盘,采用垂直储存的好处也在于大幅提升储存密度。


硬盘与光盘的效能技术不见得提升,但密度技术却都有幅度性的突破,这意味着企业用户与消费者可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更大的储存容量,但在此同时似乎也意味着:过去多年来一直以「价格容量比」优势存续的磁带,将可能因此走向绝灭!


以今日而言,磁带仍受用在两领域,一是消费电子端的手持式摄影机(视讯录像),另一是企业级商务运算的备份储存(数据归档封存),至于VHS录像带,不是被CD-RW、DVD-RW/+RW/RAM的光盘录放机取代,就是被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的硬盘录放机取代。


先说消费端,过去手持式摄影机为了长时间的影像储存非得用磁带不可,但现在JVC推出使用微型硬盘的手持式摄影机MC200,以及SONY推出使用直径8cm DVD光盘的手持式摄影机DCR-DVD7与DCR-DVD703,看来手持式录像装置已无须坚持非用磁带。


另一是机房重地内的储存设备:磁带柜(Tape Library)。过去由于硬盘价格昂贵、容量有限,企业营运所产生的大量商务数据无法全用硬盘储存,只好将久远少用的数据转移到磁带柜中,此动作称为备份封存。


如今,由于硬盘的价格容量比大幅提升,许多中小企业已能接受用硬盘备份,未来若垂直储存技术普及,则可能连大型企业都会改用硬盘备份。同样的许多企业也有使用MO系统(MO Jukebox)来储存商务数据,但多只用在历史数据的查询调阅,而非完整全面的备份,但有蓝光技术后,MO也可望成为可行的企业备份方案。


面对硬盘、光盘的强力挑战,磁带能否也以幅度性技术突破来回击?答案是很难,磁带技术早已成熟,近年来只以渐进方式强化提升,此种提升大致只够自保,而无法他攻。


不过,企业除了考虑价格容量比外,也会将其他因素一并考虑,包括存取效能、存放稳定性与存放年限等,以速度而言硬盘最快,磁带居二,MO最慢;以稳定而言MO最佳,硬盘、磁带次之;年限也是以MO最久,磁盘、磁带在后。至此很明显的,一旦磁带的价格优势被攻破,将使其最后存续价值自此消失。


相关文章
打开讯号继电器的正确方式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计算应用进化
AI赋能智慧制造转型
生成式AI刺激应用创新 带动软硬体新商机
台湾AI关键元件的发展现况与布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国科会建成沙仑AI产业专区 盼引外商打造亚太研发重镇
» 2024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微幅成长 差异化趋势更加明显
» 攸泰自有品牌RuggON布局边缘运算 抢攻安全供应链商机
» 三菱电机为 Ka 频段卫星通讯地球站提供GaN MMIC功率放大器样品
» 台湾智慧医疗前进欧洲 跨域展现强实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G8UGNU8STACUK2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