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综观DVD晶片产业发展趋势
光储存产业商机无限

【作者: 王岫晨】2005年02月0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11014】

2005年初始,DVD产业风暴已悄悄吹起。


据工研院ITIS估计,DVD影片从1997年全球的528部;到2002年增加到1万6000部,2003年则超过了3万部。影片市场的成长直接拉抬DVD产品市场;根据估计,2004年全球光DVD烧录机出货数量就超过3280万台,2002~2005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估计​​将高达125.3%。


换言之,DVD产品将会是2005年市场的当红新宠。


可读写式DVD产品将一统光储存产业

2004年以后,资讯用光碟机发展,就看DVD烧录机的成长。其他各项规格的光碟机将逐渐淡出市场。而虽然2003年DVD烧录机还是以日本生产为主,但2004年以后台湾以及韩国等厂商的大量投入,未来生产的重心将会转移至台湾与韩国等地。 2003台湾资讯用光碟机整体产量全球第一,各项规格占有的比重都相当高,不过DVD烧录机起步较晚,因此占有的比重较低。


晶片整合与否的抉择

台湾占有全球光碟机产量四成以上,在DVD碟机市场里更是成绩亮眼。光碟机产量大,背后的晶片自然不可忽略。一般来说,光碟机主要的晶片有四颗,分别为数位讯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类比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微处理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和马达控制晶片(Motor Drive)。现在多数厂商则是把MCU与DSP整合为单一晶片,因此现今光碟机主要晶片多为三颗,分别是DSP、AFE和Motor Drive。这些晶片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太大问题,主要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以及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


以DVD Read与DVD write两种碟机来看,DVD Read之晶片组很容易整合为单一晶片,但DVD write的晶片整合技术难度较高,现在发展最快的厂商是国内的联发科,已成功将DVD write整合为单晶片。但在DVD领域中,单晶片的成本不一定会比原本多晶片来得低,有时候反而会比较贵。虽然多晶片之体积较大,但就桌上型产品的应用而言,其体积大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此其他厂商不一定会跟进将晶片整合为一。此外,下一代的蓝光技术已悄悄来临,因此部分厂商宁可将主力放在研发下一代的蓝光晶片上,主要原因是因为预期蓝光技术在2007年将成为光碟主流产品,因此时间已不多,如果晶片厂商还迟迟不进入蓝光领域,到时候恐怕会跟不上蓝光的脚步,而新技术的研发比起单晶片的整合也更具前瞻性。


DVD晶片发展依赖市场需求

与国外DVD晶片厂商相较之下,台湾晶片商在技术上相去不远,主要关键在于厂商愿不愿意投入此一领域,以及愿意投入多少资源开发晶片,此外,市场导向也是影响厂商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台湾市场较不需求DVD-RAM格式,因此台湾的碟机商便不会要求晶片商加入此一功能。另有些厂商欲拿到大厂如HP的订单,产品必须具备客户需求的功能,例如需要有DVD-RAM的功能,则晶片商为了争取订单,就得做出具备DVD-RAM功能的晶片。在国外,碟机商除了视客户需求,也常常会自行开发新的产品,但不论如何,除了OEM大厂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得依市场应用而定,若产品开发之后,市场接受度低,如此不具经济效益的产品,厂商自然不愿意投资开发。


低成本与软体支援是台湾厂商最大优势

台湾晶片厂商的优势,第一是能有效压低成本,第二是具备充分的软体支援。其实碟机商真正花在碟机软体上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四成,因为晶片不是碟机商开发的。而晶片商会把相关的DVD读、写软体写好,否则如果软体部分全由碟机业者来负责的话,会是很大的难题。 DVD主要的硬体为三颗晶片,此外最重要的部分就在软体。碟机业者无法自行负责所有的软体部分,因此需要晶片商的协助。换个角度看,如果晶片商开发的晶片交给碟机商后,碟机商却无法写出适合的软体,那么此一产品将无法被市场所接受。因此部分技术较为不足的碟机商,在晶片软硬体方面都需要仰赖晶片商。


开发新规格维持获利

DVD播放机的市场价格越来越便宜,厂商的利润也随之降低。为了继续维持营收,厂商必须不断开发新的规格与新的产品。如果都没有新的产品问世,那么旧产品在市场上打滚,随着厂商间的竞争,最终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当价格低到接近成本,又无法推出新产品的话,就只能退出市场,这是电子业的现实面。以日本DVD晶片商为例,面对台湾晶片商大举进军此领域的时候,日商纷纷弃守,因为价格无法守住。


面对台湾厂商的竞争压力,除了弃守,另一条路就是开发更新的规格来与台湾厂商竞争。因为一项新规格初出市场时,售价一定最高。例如CD ROM在市场上贩售一段时间之后,价格几乎已经触底,此时新的DVD ROM规格问世,而DVD随后又发展出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如DVD-RAM、+R/RW、-R /RW、Multi、Dual与Combo等机种。而现今DVD ROM产品渐趋成熟,价格也随之下滑的同时,聪明的厂商又开发出新的蓝光规格以抢占市场。否则市场价格一路下滑,最终还是会压缩到上游晶片供应商的获利。


DVR领军 厂商由电脑应用转战客厅

2004年DVD播放机产量突破1亿台,但之后受到DVD录放影机的影响,产量慢慢下滑。而DVD录放影机在厂商的大力促销,及消费者对于录影的需求,未来将快速成长为市场主流。


DVD录放影机又称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是属于消费性电子产品,而DVD ROM则是属于电脑周边产品,两者市场是不一样的,但事实上若仔细分辨,会发现两者差异其实不大。 DVD ROM在产品已缺少把戏可变,且价格也日渐下滑的情况下,厂商将目标转移至消费性市场的DVR是很合理的,因为其软硬体差不多,机械结构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厂商可将DVD ROM的技术直接用于DVR的开发。而功能强大的DVR,可以边看电视边录制节目,会更受到消费者青睐。现今DVR的发展重点在于DVD读写架构与后续影像处理技术的结合。 DVR有两个完整的区块,一是DVD的读写部分,此部分与DVD ROM架构相同,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而另一区块则是影像处理部分,由于DVR所读取出来的是数位资料,但却脱离了原有电脑硬体架构,因此需要有后续影像处理、画质画面调整机制来协助其影像的输出。


目前台湾厂商积极投入开发DVR,并寻求市场商机。基于对光碟机市场的技术掌握,希望未来DVR能依据DVD播放机模式,大幅扩展消费性市场。


《图一 2003年各国各类光驱产量市占率》
《图一 2003年各国各类光驱产量市占率》

DVD碟机商与晶片商的策略性整合

DVD碟机厂商要获利,最重要的是策略性整合。例如整个晶片组都选用同一家厂商,双方成为合作伙伴关系,则能够争取到的价格优势相对会提高。而如果晶片来自不同厂商,能够争取价格降低的空间就相对变小。第二,由于碟机制造商与上游晶片商密切相关,当碟机商的获利受到压缩的时候,一定也会影响到上游的晶片商,因此晶片商必须持续研发新的产品。而碟机商也必须致力于成本的减低。特别是光碟机最大的成本在于权利金部分,原本微薄的利润,在给付权利金之后,几乎还要倒赔,如果能在权利金给付方面获得改善,相对上游晶片商也会有较大营收空间。


DVD晶片厂商现况

综观全球晶片厂商的发展,欧、美、日、台四大主流市场势力大风吹,拥有DVD Player单晶片研发实力的联发科,带领台湾厂商抢占DVD Player晶片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国内相关晶片业者如凌扬、扬智、其乐达、威腾等也纷纷投入SoC单晶片设计。国内业者具备一定技术实力,而外商在DVD Recorder相关产品的整合应用上也投入大量心力,特别是国际大厂多利用品牌优势,将DVD整合众多资源为一多媒体平台,以更多功能、更低成本的单一平台创造多元应用并吸引消费者目光。


联发科稳坐龙头宝座

由于产品线完整,国内厂商联发科已超越美、日业者,凭着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全球光碟机晶片组龙头厂商。市场预估DVD player与DVD-ROM等光碟机市场未来1~2年内仍有超过三成的成长空间。虽然国内多家业者如威盛、扬智陆续跨入此一领域,但联发科具备完整产品线之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如2004年Q3所提供的MPEG-2解压缩晶片,因此在光碟机晶片组厂商中,稳坐龙头地位,并于DVD-ROM、DVD player晶片组市场继续维持高市占率。


此外,同样是台湾DVD晶片大厂的凌阳将于今年2005年Q1跨足DVR市场,而其乐达也将于2005年上半年进军DVR市场,并推出自行研发的Servo IC,至于MPEG-2解压缩晶片则预计于下半年推出。


外商以功能整合与新规格主导市场

美、日大厂如LSI Logic、Philips、ST、Cirrus Logic等,多以整合多样功能(如WLAN、1394、Audio与Video)的DVD多媒体核心平台为主(如Zoran、ESS)。至于日系厂商,在台湾厂商的压力之下已渐渐淡出市场,但除了巩固高毛利的产品之外,并积极开发新规格以抢回市场主导权。


《图二 瑞萨科技技术营销部主任李大川》
《图二 瑞萨科技技术营销部主任李大川》

瑞萨Motor Drive使用Sensorless技术

一般马达控制晶片会同时控制碟机上5颗左右的马达,例如读写头移动用的步进马达、碟片转盘马达、托盘移动马达、读写头中控制对焦用及磁轨定位的马达等,因此除了DSP与AEF晶片之外,马达控制晶片也是碟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目前瑞萨在马达控制晶片上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以Sensorless的方式来降低马达控制晶片成本约10~15%左右。


瑞萨科技技术行销部主任李大川指出,一般在碟片的马达上,都有三颗霍尔元件(Hall sensor),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可信赖度,瑞萨开发出不需要霍尔元件的马达控制晶片,这是由于霍尔元件对于温度以及震动非常敏感,而碟机的霍尔元件通常是内建于马达里,只要一颗霍尔元件故障,整个马达就损坏,而一但马达损坏,整台碟机便无法使用。因此碟机的可信赖度端看霍尔元件来决定,将三颗敏感的霍尔元件拿掉之后,就可有效降低碟机成本并提高产品可信赖度,且成本可以减少约10~15%左右,这是目前瑞萨在DVD产品上的优势。在马达控制晶片的规格上,目前全球仅瑞萨拥有这种技术。而这种Sensorless的马达产品在台湾大部分的光碟机产品中都可见到。


LSI Logic的DoMiNo架构整合度高

看好DVD录影机市场的LSI Logic,于2004年陆续推出多款晶片产品,LSI Logic的第二代的DVD录影机处理器(DMN-8602、DMN-8652),包括能大幅提升影片画质的第5代MPEG编码技术。 2004年,LSI Logic在全球DVD录影机市场已有40~50%的市占率,而为因应DVD录影机复杂的功能需求,LSI Logic开发一套更具成本效益的DoMiNo架构。该架构为一具有编程功能的软硬体综合架构,能够提供高整合度且具统一记忆体的产品。


LSI Logic的晶片产品包括:


  • (1)DoMiNo架构:主要应用在EVD(中国大陆的DVD格式)高解析度影片编码技术。


  • (2)DiMeNsion:主要应用在PC、周边、Video制作等方面。



ST音/视频全双工单晶片编解码元件降低成本

根据Techno System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整合型DVD录影机(DVD-recordable)市场未来几年将显著成长,2003年之市场出货量为450万台,2004年为1200万台,2005年预计将有1800万台左右的市场。而ST意法半导体也针对DVD与HDD录影机市场推出音/视频全双工单晶片编解码(Codec)元件──STm8000。此元件提供了低成本的DVD录影机与DVR解决方案,主要功能包括类比电视录影、支援免费数位广播(free-to-air)、时间平移(time shifting)、将DV电影传送到硬碟、从记忆卡读取资料、DivX解码、WMA解码以及DVD音效等。目前已有许多数位消费性设备制造商将STm8000设计在系统中,如此便可满足所有DVD录影机相关产品的需求,如DVD+RW、DVD-RW、DVD-RAM。


结语

2005年,DVD产业即将进入战国时期,扮演DVD产业上游关键角色的晶片商,往后的发展方向,首要之务将是致力于晶片的整合,第二是更多功能的支援,第三则是积极发展新一代的蓝光技术。让产品发挥创意,并做好市场区隔,如此在竞争激烈的DVD产业中,才有更多机会生存,并享受DVD产业所带来的丰硕果实。


延 伸 阅 读
在这两个因素之下, DVD 半导体在 2004 年的表现不佳。至于 2005 年呢?现在市场期望台湾 DVD 晶片厂商陆续加入之后,有助于 DVD 录放影机晶片的降价,但是是否真的能如预期,还难以预料。相关介绍请见「2004年DVD半导体市场超过24亿美元」一文。
DVD 播放机晶片技术发展至今,已整合 Servo 、 MPGE-2 、 RF 以及 MPEG-4 成为单晶片,技术上已难再有突破。而各晶片厂商如何创造市场利基,考验着晶片厂商的技术能力。你可在「DVD晶片竞争白热化」一文中得到进一步的介绍。
2002 年,以联发科为首的 19 家 IC 厂商,联合中国信产部及 DVD 厂商,共同制定名为 "AVD" 的标准。业界人士认为,台商此举正是想打破过去技术跟随的格局。 在「中国10亿美元DVD晶片市场洞开」一文为你做了相关的评析。
相关文章
三波长堆栈雷射二极管设计
蓝光DVD与HD-DVD发展动向
可录式DVD用高功率红光雷射最新技术动向
剖析DVD新储存规格技术发展趋势
单芯片DVD-AV接收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 DELO 启用峰值输出功率为 1.7兆瓦的太阳能系统
» 宇瞻导入胆固醇液晶全彩电子纸看板应用 开拓绿色显示市场
» 宜鼎独创MIPI over Type-C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局限,改写嵌入式相机模组市场样貌
» 林业保育署屏东辖区以太阳能建置打造绿能环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61TOHEKSTACUKR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