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具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实做
MCU创意设计与应用系列(20)

【作者: 陳良瑞, 朱能億】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9446】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活动的热络,地球能源的消耗速度快速增加,能源危机隐然出现。而台湾地小人稠,能源需求大都仰赖进口,尤其近日石油危机的再度出现,能源危机的警讯更已逐步浮现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们忧心重重。基于开源困难节能必然的理念,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一必要的途径,其中太阳光电能发电为极具开发潜力之再生能源之一。现今商业化太阳能电池产品之光电效率约在12%~14%左右,为了有效地使用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电力,使用上需搭配一太阳光电储能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torage System)之目的在于当太阳能发电量大于供应所需能量时,能将多余能量储存于电池中,而当太阳能发电量小于供应所需能量时,电池会放出电量,达到供电平稳。故太阳光电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




  • (1)如何将太阳能最有效率地转换为电能,以获取最大能量;



  • (2)如何将该转换的电能最有效率储存于电池中,使电池在电化学转换过程的能量损失达到最低。





将太阳能最有效率地转换为电能的控制方法称之为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其能使太阳能板依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自动调适输出最大功率,使太阳能达到最有效率之转换。故本文提出一兼具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太阳光电储能系统,以盛群半导体之控制器HT46R24为控制核心,其具有追踪太阳能板最大功率点与监控蓄电池状态之功能,其能使太阳能板依据不同工作环境自动调整输出最大功率,并且具有监控储能电池状态之功能,可有效地避免蓄电池有过度充电之情形发生,使其蓄电池之使用寿命可有效地延长。



兼具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


图一为本文所提的兼具太阳能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方块图,其主要以一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搭配一直流/直流转换器等电路所组成。其动作原理如下:一开始,微控制器会透过内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读取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vpv和输出电流ipv。其输出电压vpv输出电流ipv数据透过扰动观察法的程序,运算出下一笔的最佳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之工作周期,再改变其直流/直流转换器控制讯号,以控制太阳能板之最佳的输出功率。其太阳能电池所输出的能量将对输出端之电池充电,微控制器会透过内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读取电池电压vbatt以得知电池之状态,确保电池不会有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问题之问题,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图一 太阳光电储能系统方块图》




电路动作原理


其直流/直流转换器之电路图如图二所示,其是由两个功率MOSFET S1、S2,一输入电容器Ci、一输出滤波电容器C0、一滤波电感器Lp和一电池组Vb所组成,其中二极管D1和D2为功率MOSFET S1、S2之本体二极管(Body Diode),电路结构可视为一同步降压转换器(Synchronous Buck Converter)。图三为系统电路动作时序图,其电路动作原理如下:



《图二 直流/直流转换器之电路图》


《图三 电路之时序图》


当0≦t≦DTS


等效电路图如图四所示,功率MOSFET S1为导通状态而功率MOSFET S2为截止状态。滤波电感Lp两端电压为Vpv-Vb,并开始以线性模式充电。此时功率MOSFET S2之本体二极管D2为逆向截止。



《图四 0≦t≦DTS等效电路图》


当DTS≦t≦TS


等效电路图如图五所示,功率MOSFET S1为截止状态。其功率MOSFET S2之本体二极管D2因滤波电感器Lp反电动势而顺向导通,接着功率MOSFET S2之闸极与汲极两端送入一驱动电压而导通,其功率MOSFET S2之源极与汲极的两端电压开始减少至0V。此时,滤波电感Lp两端电压为-Vb,其流过滤波电感Lp之电流开始以斜率-Vb/Lp线性下降,其滤波电感Lp开始放电。



《图五 DTS≦t≦TS之等效电路图》


由上述电路动作原理,可推导直流/直流转换器之输入电流Ii等于:



公式一



  • Ii=iLp˙D=Ib˙D ---(1)



  • 其中Ii为直流/直流转换器之输入电流,



  • iLp为流经滤波电感Lp之电流,



  • Ib为直流/直流转换器之电池充电电流,



  • D为功率MOSFET之驱动讯号的工作周期。





由公式一可得知,可藉由控制功率MOSFET之驱动讯号的工作周期D,配合扰动观察法则,以控制其直流/直流转换器之输入电流Ii大小,进而达到太阳能最大功率输出之功能。



改良型扰动观察法



由于太阳能板之输出功率会受日照量、温度等因素影响,为了使太阳能板能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皆能汲取出最大功率,其控制太阳能电力系统之功率电路需搭配一最大功率追踪法。先前已有许多文献著作提出许多最大功率追踪法,其中以扰动观察法因具有快速之响应、量测参数较少、结构简单和环境适应能力佳等优点,所以被普遍地应用在太阳能的最大功率追踪上。



由于本文所提之兼具太阳能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因须兼顾太阳能最大功率追踪与电池充电调节等功能,传统扰动观察法因为搜寻速度过慢的问题,故本文所提系统采用一改良式扰动观察法,其保有传统扰动观察法之快速之响应、结构简单和环境适应能力佳等优点,并且改善传统扰动观察法之最大功率点搜寻速度。其图六为改良型扰动观察法之流程图,改良型扰动观察法与传统扰动观察法差别为工作周期之变化量会随着其太阳能板之输出功率差值而改变,以加快最大功率点之搜寻速度。



《图六 改良型扰动观察法之流程图》


电池充电保护机制


铅酸电池自公元1859年法国普朗特(G. Plante)发明以来,至今已130余年,是世上发展最成熟的二次电池,其具有极适合于浮动充电状态使用、瞬间放电率高、价格便宜等的优点,故本文之蓄电池采用铅酸电池。铅酸蓄电池正极使用铅(Pb),负极使用二氧化铅(PbO2),电解液使用稀硫酸。其充放电的化学反应式如公式二所示。从反应式得知,铅酸电池与其他电池不同之处在于电解液(硫酸),在放电时会被消耗,故被称为活性物质(即参与起电/发电的材料),铅酸电池在充电过程由正极所产生的氧气被负极吸收时,会直接与周围的电解液自然反应,负极回复成硫酸盐,亦即原来的放电生成物。



《公式二》


从反应式得知,铅酸电池与其他电池不同之处在于电解液(硫酸),在放电时会被消耗,故被称为活性物质(即参与起电/发电的材料),铅酸电池在充电过程由正极所产生的氧气被负极吸收时,会直接与周围的电解液自然反应,负极回复成硫酸盐,亦即原来的放电生成物。铅酸电池之单颗电池的电压为2V,一般常串联成6V或12V铅酸电池使用。一般常见之充电法有定电流充电法、定电压充电法和定电压定电流充电法,其中以定电压定电流充电法因电路简单、不会有过充电和初始电流过大的优点,所以被普遍地应用在许多产品上。铅酸电池在使用上需注意一颗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为1.75V,若作超过放电终止电压的深度放电,电池寿命将会缩短。



以定电压定电流充电时,需设定初始电流之大小,若以过大的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其电能无法有效地转换成化学能,其会转换成热能对电池产生温升,影响电池使用寿命,故通常设定初期电流在0.8C以下。在t0~t1期间,电池电压等于电池充电汽化电压时,此时本系统执行定电压充电功能,以定电压对电池充电,以避免电池有过量充电之问题发生。



(a)



(b)



《图七 电池充电保护机制示意图 (a)电池充电电压(b)电池充电电流》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之兼具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本文实际制作一200W之系统。表一为本系统之相关电气参数,而图八其系统外观图。图九和图十为太阳能板之实际量测出的特性曲线,与本文所提之电池储能系统追踪最大功率点之关系图,从图中可清楚的看到,本文所提之电池储能系统可成功追踪到所实验的太阳能板之最大功率点,使太阳能板产生最大功率之输出。



(表一) 本系统之相关电气参数















输入电源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 Maximum Power:175W


Open Circuit Voltage:44V


Short Circuit Current:5.2A


Maximum Power Voltage:36.7V


Maximum Power Current:4.8A


Module Efficiency:13.4%

储能单元

铅酸电池 ─ 电池电压:12V


电池容量:50Ah

转换器电路

电路功率:200W


转换效率:80%




《图八 本文所提之兼具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之电池储能系统外观图》



《图九 太阳能板特性曲线与所追踪的最大功率点之关系图(ipv vs vpv曲线)》





《图十 太阳能板特性曲线与所追踪的最大功率点之关系图(ipv vs Ppv曲线)》




结语


《图十 太阳能板特性曲线与所追踪的最大功率点之关系图(ipv vs Ppv曲线)》



---作者陈良瑞教授现任教于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朱能亿现就读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班---



参考文献



  • ---作者陈良瑞教授现任教于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朱能亿现就读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班---



  • [2] M. Veerachary, T. Senjyu, and K. Uezato, ”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of IDB converter supplied PV system,” in IEEE Proc. Elect. Power Applicat., 2001, pp. 494-502.



  • [3] C. C. Hua and J. R. Lin, “Fully digital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in Proc. IEEE Int. Symp. Ind. Electron., 2001, pp. 1-6.



  • [4] S. Jain and V. Agarwal, “A new algorithm for rapid tracking of approximate maximum power point in photovoltaic systems,” IEEE Power Electron. Lett., vol. 2, no. 1, pp. 16-19, Mar. 2004.



  • [5] N. Femia, G. Petrone, G. Spagnuolo, and M. Vitelli, “Optimization of perturb and observ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IEEE Trans. Power Eletron., vol. 20, no. 4, pp. 963-973, Jul. 2005.



  • [6] N. Kasa, T. Iida, and L. Chen,”Flyback inverter controlled by sensorless crrent MPPT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52, no. 4, pp. 1145-1152, Aug. 2005.



  • [7] A. F. Boehringer, “Self-adapting dc converter for solar spacecraft power supply,” IEEE Trans. Aerosp. Electron. Syst., vol. AES-4, no. 1, pp. 102-111, Jan. 1968.



  • [8] K. H. Hussein and I. Mota, “Maximum photovoltaic power tracking: An algorithm for rapidly changing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 IEEE Proc. Generation Transmiss. Distrib., 1995, pp. 59-64.



  • [9] Y. C. Kuo, T.-J. Liang, and J.-F. Chen, “Novel 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 controller for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48, no. 3, pp. 594-601, Jun. 2001.



  • [10] M. A. S. Masoum, H. Dehbonei, and E. F. Fuch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with voltage and current-based maximum power-point tracking,” IEEE Trans. Energy Convers., vol. 17, no. 4, pp. 514-522, Dec. 2002.



  • [11] K. Kobayashi, H. Matsuo and Y. Sekine, “A novel optimum operating point tracker for the solar cell power supply system,” in Proc. 35th Annu. IEEE Power Electron. Spec. Conf., 2004, pp. 2147-2151.



  • [12] T. Noguchi, S. Togashi, and R. Nakamoto, “Short-current pulse-based maximum-power-point tracking method for multiple photovoltaic-and-power-converter module system,”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49, no. 1, pp. 217-223, Feb. 2002.



  • [13] M. Veerachary, T. Senjyu, and K. Uezato, “Neural-network-based maximum-power-point tracking of coupled-inductor interleaved-boost-converter-supplied PV system using fuzzy controller,”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50, no. 4, pp. 749-758, Aug. 2003.



  • [14] N. Khaehintung, K. Pramotung, B. Tuvirat, and P. Sirisuk, “RISC-microcontroller built-in fuzzy logic controller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for solar-powered light-flasher applications,” in Proc. 30th Annu. Conf. IEEE Ind. Electron. Soc., 2004, pp. 2673–2678.



  • [15] T. Hiyama, S. Kouzuma, and T. Imakubo, “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operating point of PV modules using neural network for real time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IEEE Trans. Energy Convers., vol. 10, no. 2, pp. 360-367, Jun. 1995.



相关文章
ST以MCU创新应用技术潮流 打造多元解决方案
ST:精准度只是标配 感测器需执行简单运算的智慧功能
意法半导体持续专注永续发展 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承诺
优化MCU SPI驱动程式实现高ADC吞吐率
ST:内部扩产与制造外包并进 全盘掌控半导体供应链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新唐科技MA35D0 微处理器系列适用於工业边缘设备
» SIG:2028年蓝牙装置年度总出货量将达到75亿台
» 罗姆旗下SiCrystal与意法半导体扩大SiC晶圆供货协议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22MSUY4STACUKU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