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见人们对于年纪大的长者,有着相当的崇敬,因为长者的丰富经验对于年轻一辈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不管是事业上的提携、工作上的指导都能给年轻者带来好的榜样,相反地有些人如果「不听老人言」,往往就会发现「吃亏在眼前」。所以在传统产业里,要做到中高阶主管,非得要经过一二十年的磨练,再加上一点机运才有可能,因此过去中年者,年纪大约在四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被认为正是仍有冲劲又累积了相当经验与智能,最炙手可热的黄金期。所谓「姜是老的辣」,不仅工商界如此,过去政治人物也以老人政治为主,七十岁才就任元首,是相当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然而曾几何时,资讯时代来临。社会运作变化的速度飞快,有人形容这是「十倍速时代」,有人则说这是「新经济」,这次来台北参加世界资讯科技大会的经济学家梭罗则说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梭罗并且出了一本《知识经济时代》专书来论述,书中特别提到,新经济时代来临已使得「经验」的价值已变得不那么重要。梭罗又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只有最高技术的人,实质工资才会增加;有数据显示,过去二十五年间,美国二十五岁到三十四岁拥有大学学历和高中学历以下的劳工之间,薪资差距扩大了40%。所以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万一被裁员淘汰,想要二度就业就非常困难了,通常得接受较低的薪资与比自己年轻的主管才有可能。

在新经济此一潮流下,连政治人物也都世代交替,国家的元首似乎需要年轻有干劲,才能配合社会的节奏与速度来服务民众。像是我们新当选的总统陈水扁就是这种形象,就连美国、英国与俄国等元首也都是不到五十岁就当选的政治明星。因此似乎年纪大一点的人,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体力速度明显不如年轻一辈,就连记忆学习也迟钝了许多,至于创新与冒险的精神也因为包袱过重而渐渐失去了,既然这些条件都没有,因特网的发展又加快了社会的脚步,中年以上的人在职场也就优势尽失、忧虑渐增了。然而我们要探讨一下,事实是否就如同上面所说一样?这个现象是一时还是会持续下去?梭罗的理论有什么矛盾不合理之处呢?昨日在网际先锋杂志所办的「e-People e-策略研讨会」的最后一场「网际产业座谈会」上,我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新经济的代表性厂商英特格瑞总经理郑健雄先生就认为不致于如此,像他们公司就能接受中年以上者担任中高阶主管,而且也是以此为主,三十来岁者就只以担任Project Manager为主,所以事实并不一定会如梭罗所谓「经验」已没价值的情形。其实目前中高阶主管换工作,年龄已成负债的状况,可能只是世代交替的自然现象,未来只要具备创新、冒险与速度的人,不管任何年龄层都可以胜任,其他可能就心态的问题了;如果此一年轻CEO、CIO的潮流仍然持续,那么也不错,因为这证明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道理,以后就让五十岁以上者退休,并且转而走修道的路,也算是美好的人生规划,只是会不会苦了以后的年轻人矣!

总而言之,梭罗的理论毕竟只是西方观念的非人本式想法,很可能一开始出发点就有问题,我们怎么可能寄望他的结果是正确且确实可行?孔子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新经济时代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情况下,正是最符合职场的年龄与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