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HTC的一位年輕工程師冰冷的遺體在自家臥室被發現,他原本大好的前景卻以悲劇告終,這是任誰都無法接受的事實。對於這個事件,家人需要一個解釋,社會也想要答案,媒體更需要題材,但大家卻不約而同的把矛頭指向以超時工作為常態的科技業,當然,他們理所當然的表示會負起責任。但這就是解答和結局了嗎?是不是還有更深層的因素在裡頭,而我們卻避談了。

/news/2011/03/10/1229430952.jpg

先撇開是不是過勞死,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是什麼逼他超時工作,他有沒有得選擇。

若以勞方的說法,世界上並沒有人想要加班,如果可以早下班,他們早就離開了。今天不得如此的原因就是工作需要,而所謂的工作需要就是長官命令、任務要求、客戶訂單,這些種種逼的他們不得不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所以他們沒的選;但以資方則說,他們從未提倡加班文化,且對於加工作時間都已有一套制度,員工超時工作也許是「太認真」的緣故,他們以後會「加強輔導」,避免相同憾事發生。

這樣看來,大家都很不願意,那為什麼事情還是會發生呢?或許我們可以再往上,從整個產業面來看。

以目前的電子產業現況來說,在消費性電子當道的市場上,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快速上市(Time to market)幾乎是每家企業念茲在茲的要求之一。以手機為例,差不多1~2個月就要推出一款新的機型,而要達成這個目標,背後所要投注的人力可就非常緊繃了。包含最初的工業設計概念發想、零組件的開發與採買、軟體的優化、系統的整合設計與驗證測試等,這整個流程裡的每個環節事實上都相當複雜,若其中再有新的零組件和技術應用,其花費的時間與人力成本則更加龐大。但企業面對商場競爭哪有喘息的空間,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生產效能來解決,而所謂的產能,其實就是員工的工作產出。

所以從這個面向來看,科技業或者電子業過度使用人力幾乎是產業常態,不依循這個節奏將很難在市場上立足,而經營者與員工當然也意識到這種產業氛圍並不健康,但現實是並沒有任何一家業者能夠改變這個大局。而溯其根本,就要去探究是什麼迫使整個產業必須朝向如此令人毫無喘息空間的生產方式呢?說穿了,其實就是整個消費市場使然,而消費市場就是慾望與人性的轉化,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有部電影《血鑽石》,其訴說非洲以極不人道的方式開採鑽石,去滿足上流社會的奢侈欲望。或許我們也該把同樣的價值放進電子產品裡,用更具人道關懷的標準來審視生產過程。現在每個人都在談論環保產品,或許「人保」產品也是值得我們全體共同努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