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化及经济重心的移转,全球人口有朝向都市化移动的倾向。而预见城市在未来将扮演重要角色,也希望透过智能城市的建设来凸显国家社会的进步,各国中央或地方政府纷纷投入城市的规划,主题不一而足,如永续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或者创意城市等,不过不论名称如何,都是希望透过有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来打造一个独特且基础建设完善的空间,让民众能享有安适、愉悦、便利、安全及健康的都市生活。

/news/2015/03/12/1523372900S.jpg

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城市的健全发展需要大幅度依赖资通讯科技的应用,尤其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因此智能城市的建设通常也被视为资通讯硬件产业往软件与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及手段。因而不论是先进欧美国家,或者是新兴发展地区,在政府以及许多信息科技厂商的积极推动下,已投入相当的资源进行规划与建置。

不过,观察目前全球大部分智能城市的规划,资源分配多着重在硬件的建设,在软件与服务应用上较没有系统性的思考,尤其是社会及市民的需求了解与响应更是薄弱。要知道,智能城市的规划设计,若要达成理想的目标,不仅需要有由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由下而上的创意与共识凝聚,尤其如何建构出共同的愿景,找出或培养永续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更需要领导者与市民共同的热情与努力。

亦即,发展智能城市,不仅只是将各种的「智能」科技如智能建筑、智能校园、智能交通、智能商务等作孤岛式的建置与堆栈,而是应该回归到城市用户的需求,也就是市民、企业与政府三方的角度,从城市存在的价值出发,去规划智能化建设的方向。

而在建设方面,由于智能城市的构成要素与多元业种,如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建筑、智能治理、智能交通---等等,所涵盖业种大致可归纳为营造、电力、设备、通讯网络、顾问咨询、系统整合以及营运服务等,也因为多元复杂,更需要政府与产业一起携手分工,才有机会竟其功。

简要而言,政府的任务应该在于定义愿景,盘点城市资源:由民众需求确立愿景,盘点既有的基础设施及产业资源,并描绘目标情境;订定城市目标(社经环境):订立智能城市发展目标,如生活便利提升、犯罪率降低、观光人次增加等。

在架构设计面,主要应着重于政策整合,释出公共资源:例如盘点国际智能城市应用服务主流采用通讯频段,以及国内频谱空间,进行频谱分配规划、收回及释出;开放政府数据,供系统与应用开发使用;设计公司合伙机制:设计民间参与建设机制,推动民间共组产业联盟;推动国际招商与设立经济特区,研拟投资优惠条件并设立优惠园区,吸引国际大型解决方案商或设备商参与合作开发,

更关键的是研修相关法规:因应新兴之智能城市应用,修订现有法规以促进服务发展。并提供投资诱因、建置试炼场域、完备跨领域整合环境,推动示范场域,并将系统建置及营运模式扩散至其他县市,并思考运用既有国际经贸平台推动输出。

总结而言,智能城市应用为未来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透过导入云端运算、物联网、巨量数据等新型态资通讯工具,促进人民生活便利,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活络发展。面对东亚地区的高度发展,台湾有绝佳的区位与网络优势,但亦面临空前的磁吸风险。以城市智能化解决未来的发展瓶颈,进而形塑优质生活环境,是在激烈的人才与投资的国际竞争中突破困境的不二法门!

(作者现任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资深产业顾问兼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