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TrendForce:低轨卫星将带动2023年全球卫星产值逾3,083亿美元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06月14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2297】

受惠於2022年美国、英国、中国大陆积极推动低轨卫星(LEO)部署进度,成长动能来自於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对轨道、频谱规范与全球频宽需求大幅攀升;加上卫星网路(Satellite Internet)视为偏乡、农村与海空移动载具等主要通讯解决方案,透过卫星通讯技术与地面网路结合,发展混合式网路(Hybrid Network),以提高频宽、覆盖率。根据TrendForce最新预估,截至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可达3,083亿美元,年成长为4.5%。

业者不仅可利用低轨卫星提供通讯互补性,整合现阶段正在研发测试的B5G/6G混合解决方案,还可??有更多合作机会,打造全新产业格局。
业者不仅可利用低轨卫星提供通讯互补性,整合现阶段正在研发测试的B5G/6G混合解决方案,还可??有更多合作机会,打造全新产业格局。

即使现今低轨卫星在军事和国防应用非常成熟,但在商业和民用方面,却仍处於早期发展阶段,并随着卫星小型化及有效载荷系统不断进步。近期太空市场正快速朝向商业化发展,包括SpaceX、OneWeb、Telesat、Viasat、Amazon等大厂积极布局LEO,使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业者不仅可利用低轨卫星提供通讯互补性,成为地面网路补充、替代方案,加强M2M链路,整合现阶段正在研发测试的B5G/6G混合解决方案。且因为符合3GPP Rel-17制定非地面网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规划应用方向,行动通讯与卫星通讯产业链上可??有更多合作机会,打造全新产业格局。

同时,基於低轨卫星具有高传输、低延迟、全覆盖优势,对车联网、智慧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发展带来帮助。科技大厂藉此探索太空产业商机,如将卫星网路结合移动载具与混合网路应用,针对航空业机上网路连接问题进行探索,预计低轨与现有中轨(MEO)全球导航系统(GNSS)解决方案整合运行,提供PNT(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服务。

TrendForce进一步指出,因为采取卫星系组网的单一个体,於地面接收站提供的服务时间有限,加上低轨卫星与地球运转不同步,所以对卫星与卫星间自我管理碰撞防护、系统通讯管理、地面端接收与追踪等成为挑战亦为商机。地面设备为了与低轨卫星维持联结,故适用相位阵列天线(Phased Array Antenna)解决方案,透过波束成形网路产生多个波束,从而同时支援多颗卫星,其中相位阵列天线与5GmmWave技术相近。

综观台湾卫星相关厂商,在低轨卫星市场兴起下,台扬、启??、金宝、升达科、同欣电、稳懋、康舒等皆有布局,其中全球地面设备产值占卫星产业最大宗,2021年约占51%。随着全球太空商机庞大,台湾厂商积极以零组件与地面设备切入,藉此机会熟悉关键规格,未来甚至可进入制定规格核心组(Core Group)中。

另一方面,在各卫星运营商布局下,预期恐面临老旧卫星汰换与航空垃圾问题,目前各国致力研究回收太空垃圾技术。如日本提出磁铁回收太空垃圾;美国、英国积极资助太空垃圾追踪科技,鼓励企业叁与研发;欧盟则测试太空垃圾清理可能性,透过视觉导航系统、捕捉碎片等技术自行销毁,未来如何有效回收至地球,亦是厂商进攻太空产业的商机所在。

相关新闻
台湾团队研发「数位退火演算法」 加速产业材料筛选
科思创携手车辆价值链合作夥伴 打造车用塑胶闭环回收
SEMI:2024年首季全球矽晶圆出货总量下滑5%
未来移动趋势前瞻 贸泽智慧车载技术论坛即将开跑
中华大学携手安捷为航空产业培育人才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 以爆管和接触器驱动器提高HEV/EV电池断开系统安全性
» 生成式AI引爆算力需求 小晶片设计将是最隹解方
» PCIe传输复杂性日增 高速讯号测试不可或缺
» 挥别续航里程焦虑 打造电动车最隹化充电策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587V3MYSTACUK2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