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台达智慧制造串联整厂实现未来生产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5424】

台达於日前举办的「2017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中揭示智慧制造策略布局,以最复杂的电子制造经验为基础,累积长期耕耘工业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技术整合相关软硬体,在内部工厂从智慧机台、智慧产线层层展开,发展到智慧生产、智慧物流等,逐步实现智慧制造,满足电子制造业快速、弹性、少量多样及混线生产需求,同时也提供客户各式智慧制造解决方案与产品,助力产业智慧转型。台达在展区也特别以智慧制造的混线生产概念展出「弹性多工智慧产线」,将三组机器人工作站串联周边设备、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生产设备管理平台(DIAMMP)等,为来宾客制专属礼品。

(左至右)台达发言人周志宏、品牌长郭珊珊、执行长郑平与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刘隹容在记者会中合影。
(左至右)台达发言人周志宏、品牌长郭珊珊、执行长郑平与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刘隹容在记者会中合影。

台达执行长郑平表示,因应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智慧制造是趋势也是商机。台达身为电子零组件领导厂商,除了致力开发工业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也积极应用自有产品与电子制造专业优势於内部工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云端相关技术平台,透过软体整合自动化设备,发展智慧机台、智慧生产和智慧物流等,以快速换线、弹性生产,推动并落实智慧制造,未来台达也将为客户打造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和智慧产线。

台达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刘隹容表示,针对制造业需求,台达提供完整的自动化产品、软体和系统方案,涵盖智能机械手臂工作站、感知感测、机台联网、资讯传输等现场设备,到管理端的制造执行系统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管理、品质诊断、能源监控分析等,并透过智造软硬体整合,打造数位化、可多工的智慧产线,取代传统人工操作换线换料的生产模式,协助产业客户迈向智慧制造。

台达智慧制造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中枢,延伸开发生产力、品质与设备维护的监控管理平台,串联云端与相关软硬体,结合智慧物流,除了可达到下单、叫料/配送料、生产、入库、到出货/取货的完整制造流程一体化之外,产能、品质及换线效率亦显着提升,如:

- 网通产品生产工厂导入智慧物流系统,大幅提升业务、生管、采购与储运的作业效率,减少人力需求约25%;

- 工业自动化产品以少量多样客制化产线生产,缩短换线时间达83%;

- 电源供应器智慧制造示范产线串联由30台SCARA工业机器人组成的6个工作站,减少直接人力近60%;

- 被动元件产线以SCARA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无人化生产,日产能达24,000件,减少直接人力90%。

台达在「2017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除了完整呈现多项智慧制造解决方案之外,也首度展出「弹性多工智慧产线」,将三组机器人工作站串联周边设备、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生产设备管理平台(DIAMMP)等,以智慧制造的弹性混线生产概念为来宾客制专属礼品,并使用台达最新手持式影像读码器DAH系列扫瞄订单QR码,由机器人自动从成品库取出客制礼品,送至取货区完成作业。

因应智慧制造的品质管理需求,台达也推出自行研发的智慧品质诊断方案,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协助制造业客户提升良率与设备/人力效率。方案中的智慧数据诊断及智慧AOI(自动光学检测)导入台达工厂,展现增进人力效率、提升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异成效,均可节省近90%的人员时间。台达展现智慧制造的实力,将成为台湾制造业升级的最大助力。

關鍵字: 知的生産  台达 
相关新闻
台达於2024年汉诺威工业展 发表智能制造与低碳交通解决方案
台达一体式直流充电桩UFC 500亮相 协助充电营运商领跑市场
台达子公司泰达8厂及研发中心开幕 扩大电动车研发及产能布局
台达於NVIDIA GTC展示数位孪生应用 兼顾高效AI伺服器电源需求
台达智慧园区方案亮相城市展 示范提升营运管理效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以线性运动模组精密控制 提升产线良率与稼动率
» 高精张力控制技术提升电芯卷绕制程品质
» 以Wi-Fi无线通讯设备增进仓储物流效率与安全
» PLC稳固智能化之路
» 电动车自宅充电能有普及的一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Q6SC4SWSTACUKL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