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工研院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啟動 對接資金與技術
 

【CTIMES/SmartAuto 陳玨 報導】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570】

為了建構生醫新創完整生態系,工研院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攜手中華開發資本共同舉辦首場小聚,以智慧醫療為主軸,特邀主攻AI智慧醫療的邦睿生技董事長徐振騰,以及打造結合AI與醫療的創新智慧醫材的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分享生醫新創的創業關鍵及全球布局策略。此次小聚吸引資本市場、生醫新創等35家廠商共襄盛舉,期盼引領新創在智慧醫療趨勢下掌握關鍵策略,以平台為基盤一棒接一棒強強聯手,為生醫產業發展開啟嶄新的篇章。

工研院「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正式啟動,首場小聚以智慧醫療為主軸,邀請專家菁英分享生醫新創的創業關鍵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正式啟動,首場小聚以智慧醫療為主軸,邀請專家菁英分享生醫新創的創業關鍵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過去工研院持續推動新創發展,深刻體會到新創在成長過程中亟需四大支持,包括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因此工研院極力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同時也是推進工研院生醫領域2030願景「打造健康臺灣、推動國際生醫產業跨域創新」的重要策略之一。以集結創投、生醫產業和國際大廠的力量,為新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其次,透過成功創業家及國際大廠,建構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平台,讓新創企業加速產品開發和技術應用,並擴展國際市場。而後致力於建設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統,從合作交流逐步邁向實質合作,完善生醫新創育成生態系統,進而布局全球商機。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具有高度專業門檻的生醫產業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資金夥伴,平台的目的是連結資源和力量,工研院和開發資本分別投入技術和資金,同時引入對生醫有興趣的其他產業。開發資本期待成為資金運水車,對接伯樂與千里馬,使資金活水流動。中華開發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何俊輝則指出,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的原始概念是希望串接資金與技術,擴大既有的投資平台,降低雙方的摸索成本。透過平台,讓政府每年大量投資在工研院的技術成熟後,得以進行技轉的案子,有效串接其與創投之間的關係。類似成功的案例模式亦可複製於其他場域,使資金和技術變成更有效率的交叉線。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則表示,宏碁智醫一直以來從科技導入醫療,以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判讀(AI Medical)聚焦於眼、骨、心、腦等四大重要疾病,並成功在台灣和海外地區拿下10張醫材許可證,智慧醫材成功導入全球8個國家或地區。從宏碁智醫成立過程中,重要關鍵是國際大廠引薦及策略合作,整合彼此優勢及經驗,強化市場行銷綜效,將可帶領新創公司加速成長及產品轉型升級。

莊曜宇表示,生醫創新合作跨域平台小聚將於每一季舉辦,並設定不同產業主題,包括醫藥/再生醫療、醫療器材,以及藥品/醫材「委託研究開發暨生產服務(CDMO)」等,邀請相關領域的重量級成功典範,分享經驗並傳授祕笈。工研院將持續精準對接國際市場及大廠需求,加速生醫新創提高競爭力和潛力,協助產業開創全球市場商機。

關鍵字: 醫療器材  智慧醫材  工研院 
相關新聞
工研院:製造業趁勢AI年成長6.47% 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
CGD與工研院合作 共同開發氮化鎵電源
工研院參展COMPUTEX 聚焦AI、通訊、沉浸現實、綠能永續
工研院攜手聯發科開創邊緣AI智慧工廠 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工研院與日立合作推動AI材料開發 開拓材料領域數位轉型新局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打開訊號繼電器的正確方式
»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計算應用進化
» 台灣AI關鍵元件的發展現況與佈局
» AI帶來的產業變革與趨勢
» 你能為AI做什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4.57.4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