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協進會(PIDA)日前指出,量子科技是目前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美國Google、IBM、Intel、Microsoft等科技巨頭正在此領域競逐,而新加坡也相當積極投資此技術,吸納各地人才,並與全球領導廠商合作,其作法或許可供台灣參考
PIDA指出,近年來,新加坡一直在嘗試將量子科技應用於商業用途。新加坡湧現了許多量子科技新創公司,或多或少都與新加坡的量子技術中心(CQT)有關。在新加坡政府的支持下,CQT於2007年12月成立,是國家級研究中心,它邀請物理學家、電腦科學家,以及工程師從事量子物理學的基礎研究並製造基於量子科技的裝置。
根據 CQT表示,由於相較於其他的科技,全球的量子物理學家的族群較小,因此相對而言也較有凝聚力,在新加坡尤其如此,大多數的科學家都曾在CQT工作過。CQT認為,從世界範圍來看,新加坡在世界舞台上具有中立性。像是美國的量子技術由於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因此仍被視為管制技術。而新加坡的中立性使其容易以開放的態度與其他地區建立聯繫,這對於量子科技非常重要。
除了Supremacy Future Technologies不是從CQT出身的新創公司外,從CQT湧現出來的量子科技新創公司種類繁多,像是下列幾家廠商:
Atomionics正在利用量子技術建立用於水下和地底導航的感測系統,這些是GPS無法到達的地方。S-Fifteen Instruments則是致力於將專有的量子控制裝置(使量子電腦的電子元件同步的裝置)與量子加密硬體商業化。SpeQtral專注於提供安全加密金鑰的量子網路,以及基於量子技術的加密層,以保障現有通訊網絡的安全。Horizon Quantum Computing致力於建構量子運算軟體開發工具。
Entropica Labs正在開發用於基因學研究的量子演算法與軟體,以探討DNA的結構、功能、進化與基因定序。由於DNA變量數量巨大,因此用傳統電腦很難解決問題。根據Entropica Labs的解釋,體內的細胞數量就多達數兆,而其中又有數百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想像一下要將所有這些東西模擬,即使是最快的超級電腦也很難進行大量的運算,受限於摩爾定律,未來必須仰賴量子電腦才行。
PIDA指出,目前在CQT聚集了大約180至200名研究人員,從實驗、理論物理學家到數學家。它的目的是在將思想傳播到各個領域,並允許研究人員跨領域進行協作。由於CQT具有足夠數量的人才,因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員進行交流,並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加速優秀的科學和優秀的論文出版。
同時,商業化也是未來必經之路,CQT透過成立許多的新創公司,試圖推動商業化的進程。根據該中心預測,在未來10到15年內,最大的市場之一將是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多的工具來進行量子技術研究。”
由於CQT起步較早,因此已經開發了其中一些工具,並與開發者社群分享,不過量子科技仍處於早期階段,因此量子技術新創公司可能無法快速推出產品原型並付諸商業化,但是CQT的目標是放在人才的養成,由於新加坡實際上以平均人力來說擁有相對多的量子科學家,這使招募和培訓人員變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