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大陆半导体市场成长快 利润薄
业者只赚加工费 缺乏核心技术 是关键因素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02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733】

大陆世纪经济报导指出,大陆半导体业生产在线的产品有80%销往海外,而大陆半导体市场却有80%的需求得仰赖进口,厂商所得只是低廉的技术加工利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关键,是由于大陆半导体业核心技术的缺乏。

据大陆信息产业部统计,2001年大陆半导体业的投资成长113%,大陆IC市场年成长率约30%,2001年大陆IC市场规模人民币1,200亿,IC需求量达262亿颗,而大陆自产只能供给其中的15.6%,其余全部依靠进口。

事实上,厂商出口芯片有相当一部分在海外被再次加工后,再度重新进口至大陆,如此循环之下,利润留在海外,大陆厂商所得的只是低廉的浅层技术加工费。大陆半导体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关键。

上海IC业协会理事长邹世昌预估,2005年大陆IC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3,300亿元,但即使再建设10条以上的生产线,也只能满足25%的市场需求;不愿具名的半导体专家则表示,大陆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使企业更倾向接受国外订单。

现阶段上海IC制造厂的原料皆仰赖进口,企业必须以外汇支付关税、增值税,如果IC制造企业将其产品内销,只能以人民币结算,这样企业为保持外汇平衡,只能以较高的价格向国家外汇管理局购买外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如果产品内销,企业无法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反之出口越多、企业获得国家支持的优惠政策也越多。

不仅如此,当半导体半成品在内地各厂之间进一步加工、组装的时候,大陆也要课征增值税;在国外半成品是不课税的。如此使得IC制造厂情愿把半成品IC在境外加工封装,加上大陆半导体产业链的不完整,如此一来,生产在线80%的IC出口,而厂商又大量进口同类产品的问题就被放大了。

大陆国家信息产业部IC处处长徐小田指出,大陆的半导体业刚起步,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然政府将会针对税收和市场这两个关键因素,创造适合半导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關鍵字: 其他電子邏輯元件 
相关新闻
「台日机械合作商谈会」名古屋、东京连办二场 切入高阶制造国际供应链
R&S推出RT-ZISO隔离探针测量系统 用於快速切换信号精确测量
攸泰自有品牌RuggON布局边缘运算 抢攻安全供应链商机
三菱电机为 Ka 频段卫星通讯地球站提供GaN MMIC功率放大器样品
VR虚拟实境焊接训练 北分署数位化教学培训专才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未来无所不在的AI架构导向边缘和云端 逐步走向统一与可扩展
» 延续后段制程微缩 先进导线采用石墨烯与金属的异质结构
» 提升供应链弹性管理 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和冲击
» 专利辩论
» 碳化矽基板及磊晶成长领域 环球晶布局掌握关键技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F2TZEVOSTACUK4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