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Visedo與東元電機簽署生產與合作協議
雙方技術協議合作切入重型電動車馬達行業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整理 報導】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0258】

專為重型車輛提供電動與混和動力系統元件的芬蘭商Visedo與電動馬達製造商─東元電機(TECO)簽署一項意義重大的生產與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為生產夥伴關係。

Visedo與東元電機(TECO)簽署一項生產與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為生產夥伴關係。
Visedo與東元電機(TECO)簽署一項生產與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為生產夥伴關係。

Visedo執行長Kimmo Rauma認為協議將可讓Visedo公司的技術加速切入更多的混和動力與電動車輛、重型機械與船舶產業鏈中。

根據協議,Visedo將受益於東元優秀的生產能力,可就近提供全球的招標專案服務項目,特別在亞洲地區預期將有顯著成長與助益。相對的,東元在開發永磁同步磁阻輔助(SRPM)動力系統方面,將可獲得Visedo優於目前市面上的重型車輛電動動力系統方面之專業技術。

該協議也將幫助Visedo得到進一步發展亞洲各新興市場的商業機會。在此之前,Visedo上個月在香港開設新的辦事處,並與風險投資公司─北京首創投資簽署了合作意向書,以幫助Visedo進入中國─全球最大且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市場。

Visedo Oy執行長Kimmo Rauma表示:「我們相信與東元電機簽署的這份協議,對於Visedo而言是極具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它允許我們以卓越的技術替當前的重型電動車輛之市場帶來耳目一新的改變。

「全世界在運輸產業中,從柴油發電到電動化的革命與轉型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到目前為止,這個行業生產的重型電動汽車與機器的動力系統已由交流感應為主。

「Visedo的永磁同步磁阻輔助(SRPM)技術,不但讓我們可提供市場最高效的混和動力與純電力解決方案之外,還具有比競爭對手更小更輕量化的特點。Visedo可以保證使用更小巧與更強健的產品提供更高效率的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傳動系統 ─ 我們與東元的合作,將讓Visedo足以在產量與規模下匹敵一線OEM競爭對手。」

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表示:「統計顯示,亞太地區是全球電動汽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而中國則是世界上最大且成長最快速的電動巴士市場,預期2025年可能達到全球市場佔額50%以上。

「另一個極具市場潛力則是船舶的電氣化。到2022年,預期全球的船舶電力/混合動力推進系統將有高達44.5億美元的商機,尤其東南亞和中國擁有潛力無窮的市場。

「我們有信心的說,東元和Visedo的合作可以抓住亞太市場的商機,共同生產與開發,並為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電動傳動系統,替雙方創造雙贏的局面。」

Visedo的 SRPM技術比基於感應電機(IM)或標準永磁電機 (PM)的傳統系統提供更高的電源效率。

Visedo這家芬蘭公司已成功地將他們的技術與產品應用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和瑞典城市于默奧的純電動公車上。在船舶部分,Visedo產品也幫助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混合動力的電動渡輪;以及應用於芬蘭的第一台純電動渡輪;目前他們正在開發用於丹麥世界最大的電動渡輪動力系統。

Visedo與TECO的共同合作是為了進一步開發亞洲這個電動車輛的新興市場。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而大中華地區 - 在中國和日本的需求帶動下- 預計將於2022年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動車市場。

關鍵字: 電動車馬達  永磁同步磁阻輔助  SRPM  Visedo  東元電機  製程材料類 
相關新聞
[智慧城市展]東元集團以虛擬低碳社區展示多項智慧創新方案
東元電機、中華電信、微軟聯手擴大商機 加速推動工業4.0
東元電機與三菱重工維特斯簽MOU 落實風電發電機在地化
智慧製造遍地開花 東元打造全球首條馬達智慧產線
馬達產業設備金能獎出爐 推動產業跨入高效新世代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DDR5 RDIMM 7大技術規格差異
» 捷拓提供穩定隔離電源 微型化高功率
» 彈性製造需求浮現 3D機器視覺發展潛力雄厚
» 2018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後報導(下)
» 2018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後報導(中)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156.4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