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MBD应用於霍尔元件位置选定
 

【作者: 陳志豪】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22286】

<>在直流无刷马达中,电磁模拟软体不仅可设计马达磁路本体,也可决定霍尔元件位置。本文采用Altair的电磁模拟软体Flux进行马达本体建模,在理论决定霍尔元件位置後提取磁通密度,再搭配系统开发平台软体建立六步方波电流驱动模型,完成符合物理定义的驱动与马达整体模型。


应用model-based design(MBD)来设计各种不同产品已是目前主流,尤其在马达设计时,电磁模拟软体的导入已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直流无刷马达此一产品中,电磁模拟软体不仅可设计马达磁路本体,也可决定霍尔元件(Hall Sensor)位置


直流无刷马达

直流无刷马达主要应用在风扇等开??路控制领域, 搭配霍尔元件(Hall Sensor)进行六步方波控制(图1)。霍尔元件为侦测马达转子角度进而决定六步方波开关次序。当磁通密度超越固定值时,霍尔元件讯号由0->1,降低在固定值下时讯号由1->0。故而霍尔元件的位置影响马达最终的扭力输出,接着使用Altair公司的电磁模拟软体Flux建立8极9槽马达,藉由理论决定霍尔元件位置提曲磁通密度後建立六步方波。



图1 : 六步方波控制
图1 : 六步方波控制

图2 : 磁通量梯型波
图2 : 磁通量梯型波
表1 转子角度与U相扭力关系

转子角度

磁通量

电流

扭力

   0

0

0

0

30

1

1

1

90

1

1

1

150

1

1

1

180

0

0

0


表2 转子角度与UVW相扭力关系

转子角度

U扭力

V扭力

W扭力

总扭力

0~30

0

1

1

2

30~90

1

0

1

2

90~150

1

1

0

2

150~180

0

1

1

2


马达扭力公式

马达扭力公式,如下方程式1所示。扭力由马达磁通量, 匝数与电流组成。匝数为纯量,磁通与电流为向量,霍尔元件位置决定电流向量角度,进而影响马达扭力输出。直流无刷马达的磁通波形为梯型波(设定峰值为1),如图2所示,电流为六步方波(同样峰值设定为1),磁通电流的夹角为90度,匝数同样为1下马达U相扭力如表1所示,将V相与W相扭力显示在表2,可见马达在不同转子角度时UVW各相对扭力的贡献,最终马达总扭力为定值。


???????????? = ?? * ? * ???????? * ??????θ (1)


其中


??为马达匝数


?为马达磁通量


Irms为马达电流


θ为电流与磁通夹角


马达与电流建模

在Altair的电磁模拟软体Flux内建立 8极 9槽马达模型(图3),观察U相磁通量波形如图4所示的梯形波。输入马达的六步方波电流由Altair发行之系统开发平台软体Activate建立,由转子角度与转速计算得知六步方波的切换时序,确保电流与磁通量的夹角为90度,建立时间基准的六步方波电源,输入Flux的马达模组,扭力曲线如图5所示。


此模型的六步方波是由角度计算时间建立而成,并非实际的由霍尔元件切换状况形成,与实际状况仍有一段差距。因此接续将先采用理论计算UVW三相的霍尔元件位置,再於Flux内汇出这三个霍尔元件的磁通密度数值。将磁通密度数值汇入Activate软体,设定切换开关状态的数值後, 建立霍尔元件基准的六步方波并与时间基准的六步方波波形比较。



图3 :  8 极 9槽马达模型
图3 : 8 极 9槽马达模型

图4 :  U相磁通波形
图4 : U相磁通波形

图5 :  时间基准六步方波产生的马达扭力曲线
图5 : 时间基准六步方波产生的马达扭力曲线

霍尔元件位置

霍尔元件藉由侦测磁通密度的大小来决定状态为0或1,三个元件状态的改变建立如图1的六步方波,此即为电流的电气角度。电流与磁通量的夹角影响马达扭力。所以霍尔元件的位置要从磁通量角度开始考虑,也就是马达的定子齿部与转子磁石位置。


要决定霍尔元件位置,需先决定代表的定子齿部与磁石,不同的槽极数状况不同。范例马达 为3相8极9槽设计,单一相位分配到3个定子,取正中央定子齿部为代表来计算磁通量与电流的角度。槽距(机械角)为40度。马达极数为8极,极距(机械角)为45度,以U相来展开讨论。


如图3所示,可知 U相中央定子齿部的机械角为80度,正对深橘色的S磁石,此时的转子角度为U相的d轴状况。右 侧NS的磁中性点机械角为57.5度。磁中性点到中央定子齿部角度为80-57.5=22.5度,电气角度为22.5*4=90度。


方波为磁通量电气角为30度时,讯号由0←1如图6所示(以反电动势代替磁通),换算回机械角的话,NS磁中性点要转动30/4=7.5度,霍尔元件讯号由0←1,磁中性点原始角度为57.5度,转7.5度後角度为57.5+7.5=65度,此即为理论上U相霍尔元件位置,状态由0←1。


考虑绕线状况得 知V相霍尔元件位置为U相加上机械角120度即为65+120=185,同理W相元件为V相位置加上120 度,185+120=305度。将此三个霍尔元件位置标示如图7的X处所示。



图6 :  电流与反电动势波形
图6 : 电流与反电动势波形

图7 : 霍尔元件位置
图7 : 霍尔元件位置

霍尔讯号建立六步方波

将三个霍尔元件位置处的磁通密度数值从 Flux内汇出後,再於Activate内汇入(图8),经过讯号处理设定切换0与1状态的数值後,即是霍尔元件的状态表(表3),进而完成建立六步方波模组。



图8 : 霍尔元件讯号汇入
图8 : 霍尔元件讯号汇入

接下来,比较时间基准的方波与霍尔元件基准的方波波形(图9),可见两种方式建立的六步方波非常相似,霍尔元件基准建立的六步方波与实际状况相似,同时也吻合物理理论计算的结果。



图9 : 两种六步方波波形比较
图9 : 两种六步方波波形比较

图10 : 霍尔元件控制马达
图10 : 霍尔元件控制马达

图11 : 马达扭力曲线
图11 : 马达扭力曲线
表3 霍尔元件的状态表

磁中性点角度

Hall   U

Hall   V

Hall   W

电气角角度差

65~80

1

0

1

60

80~95

1

0

0

60

95~110

1

1

0

60

110~125

0

1

0

60

125~140

0

1

1

60

140~155

0

0

1

60


霍尔元件控制马达

确认霍尔元件基准的方波与时间基准的方波相同後,由霍尔基准的方波电流取代原本时间基准的方波电流,输入Flux当电流驱动,如图10所示。在马达为固定转速转动状态之下,整个运作顺序如下:


一、马达转子转动改变霍尔元件位置磁通密度


二、磁通密度变化改变霍尔元件状态(0或1)


三、综合三个霍尔元件状态建立六步方波


四、六步方波电流输入马达产生扭力


整体模型,运作顺序皆与实际系统相同。


此模型模拟的马达扭力曲线如图11所示,与时间基准的结果(图5)相同,再次验正霍尔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吻合理论的马达总扭力为定值的结果。


结论

本文大费周章的从理论出发找出霍尔元件的位置,并以此建立霍尔元件基准的六步方波模型,其目的在於缩小模型与实物的差距,建立有物理理论根据的模型。此方法的好处是当处於开发阶段试作品发生问题时,可藉此模型来一步步找出问题的根源,确认是霍尔元件损坏,或位置放置错误,还是讯号处理有问题?可将假设的原因建立在模型内,观察模拟结果是否会产生跟实测时相同的问题?日积月累下,企业可累积研发单位的软实力与设计经验,不致受到人员变动造成能力流失的影响。


由於霍尔元件位置资讯在初步设计阶段即可获得,试作品设计时就可采用确定的元件固定方式 ,不需采用可变动的固定方式,试作测试确认位置後再改变成确定固定方式,加速产品开发速度与节省开发费用。更进一步采用此MBD方式,设计初期就可以规范制程中需要控制的变异处,如反电动势与霍尔讯号的角度,线圈绕线,以及转向与霍尔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可藉由MBD的资讯建立专案文件。


藉由使用Flux与Activate软体,本文初步实现机与电讯号互传的方式,Flux产生磁通密度汇入Activate,Activate藉由磁通密度建立六步方波再输入Flux马达产生扭力,日後更可完善驱动模型


,逐渐达到机电合一双向模拟的目标。


然而霍尔元件的位置会因不同马达槽极数的设计而有所变化,模拟工具需搭配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发挥出MBD的好处,逐步达到数位双生(Digi Twins)的目标。


(本文作者陈志豪为佑谦科技电机顾问)


相关文章
模型设计开发(MBD)整合驱动与马达的优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台达於2024年汉诺威工业展 发表智能制造与低碳交通解决方案
» 安防大厂齐聚Secutech2024开展 跨域整合安全与智慧应用大爆发
» 宏正响应净滩行动逾十年 减塑还原海岸线样貌
» 西门子Veloce CS新品协助硬体加速模拟和原型验证
» 数位部访视全球传动 见证5G专网结合智慧储运管理成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RBP81U0STACUK3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