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台湾太克总经理陈献文:建构以人为本的量测技术服务网路
 

【作者: 鄭妤君】2004年04月05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8708】

《图一 陈献文:为充分了解产业界的趋势变化,太克所采取的方法是与各领域的领导业者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以掌握最新产业标准与技术应用的演进情况。》
《图一 陈献文:为充分了解产业界的趋势变化,太克所采取的方法是与各领域的领导业者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以掌握最新产业标准与技术应用的演进情况。》

本刊总编辑黄俊义(以下简称黄):对于市场变化快速的电子产业来说,量测设备与技术的配合,可说是整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量测设备供应厂商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太克如何定位本身的市场角色与经营策略主轴?


台湾太克(Tektronix)总经理陈?文(以下简称陈):做为发展历史悠久的专业量测设备与技术供应商,太克向来以「协助客户设计、建置、布局与管理下一代通讯、网际网路与电脑技术」为公司之主要任务,并以这样的理念做为经营策略的主轴,锁定成长快速的通讯( Communications)与电脑(Computers)两大核心领域(Zone),厚植相关技术与产品实力,向外以同心圆的方式拓展业务的范围,将市场触角延伸至整体半导体产业,以及更外围的消费性电子、汽车电子与航太科技等领域,提供适合不同需求与应用的量测仪器、技术支援与教育训练课程。


而在产品线的推展方面,太克则是采取“4+2”的方案,其中的“4”代表太克的四大主力产品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视讯测试仪器与通讯测试(包含无线通讯与光纤网路通讯)仪器,而以此四项在市场已具备领先优势的产品技术为基础,加上信号源(Signal Sources)与RF测试两个领域的产品与技术,致力为客户提供在通讯与电脑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完整量测解决方案。太克科的示波器已经是领先世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一,在其他的产品线部份,则是持续拓展市占率。


黄:讯号处日益复杂化的趋势,对现今的IC设计工程师来说是一大挑战,而面对产业界对于量测设备更多元化的需求,设备供应商如何迎合产业趋势,并迅速掌握客户端的反应?


陈:近年来元件讯号速度与频宽的大幅提高以及讯号量测复杂度的增加,确实对IC设计业者与量测设备厂商来说,都是必须克服的难题;设计业者除要求更精准的量测工具,为缩短产品上市时程并减低设计工程师的负担,更希望量测设备业者能提供程序更为简便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来自客户端的各种需求,不仅是量测设备业者发展产品与技术的重要参考,也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与业界领导者合作掌握技术主流

为充分了解产业界的趋势变化,太克所采取的方法是与各领域的领导业者(Industry Leaders),如Intel、Motorola、Philips、Sony等,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并经由与这些大厂的合作与沟通,快速掌握最新的产业标准与技术应用的演进情况。而由于太克的客户在各个领域皆具备一定的领先地位,所反映的意见自然不至于悖离整体市场主流,太克即以这些资讯做为灌溉通讯与电脑两大核心领域的养分,在客户产品设计的最初期,就提供标准化、使用简易的量测工具,协助客户加快产品推出的速度。


黄:除了对高性能量测仪器产品的需求,设计业者亦需要量测设备厂商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援网路与教育训练的服务,太克在此一方面的发展现况为何?而配合台湾地区的产业型态,太克对于本地市场的经营策略有哪些不同?


陈:除了量测仪器产品的销售,量测设备供应商对于客户的技术支援与咨询,确实也是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必须让客户对于测试仪器的操作方式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让先进设备发挥效能。在此一方面,太克对于教育训练课程的举办极为重视,除举办定期量测技术研讨会或产品发表会,邀请美国原厂工程师与客户就最新技术与产品相互交流,也会与学校单位进行教学合作,藉由让理工科系学生在校园即起始学习并熟悉太克量测仪器操作的方式,间接达到拓展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专业工程师团队提供技术支援

在售后服务的部分,太克除建立自有的工程师团队,以与客户进行直接互动的方式,提供仪器校验、维修与专业技术咨询,在较低成本、客户范围较广的产品线,则透过代理经销商的服务网路协助,致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为结合全球各地服务据点的资源,太克已完成世界各地100多个据点与总公司间的电脑连线机制,在台湾即可透过网际网路达到联系不同区域市场,与全球各分公司彼此分享技术资讯,并在零件与产品库存上彼此支援,以保证快速为客户解决问题或进行设备维修。此外,由于台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太克除有大陆地区的分公司支援,台湾太克也有派遣人员服务当地台商,以达到不同区域市场整合行销服务的效果。


黄:太克在台湾市场的经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以一个量测设备厂商的角度,太克对于台湾IC产业的发展看法为何?


陈:近年来台湾IC设计产业成长蓬勃,台湾太克仅在2001年景气衰退期间表现稍差,之后都维持在二位数字的成长,而随着全球半导体景气的复苏,相信未来在本地市场将可持续有不错的成长。由全球整体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包括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因功能的逐渐多样化与应用领域的广泛,料将成为推动市场成长的主力,而由于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制造重镇,台湾在具备地利优势之外,在IT产业领域亦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与其他区域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


台湾近年来致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IC研发中心,虽然也有出现产业西移中国大陆的情况,但很明显的现象是移出的产业多属于较低阶技术、劳力密集的部分,大多数业者仍将高阶技术与研发核心根留台湾,而相信在IC设计业者持续投入创新研发与外商陆续来台设立研发中心的刺激下,台湾IC产业应会继续有不错的发展,对于量测设备业者来说也具备正面的助益。


黄:量测设备业者与IC设计工程师接触互动的机会很多,对于国内的工程师与研发人员的素质水准与未来发展方向,太克又有哪些看法与建议?


陈: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台湾在IC产业领域已经累积多年的发展经验,本地相关人才自然也具备一定的水准,尽管目前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新加坡甚至印度等地的人才加入竞争行列,但产业经验丰富的台湾工程师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快速应变能力、整合能力与弹性,仍是其他地区研发人才难望其项背的优势条件所在。尽管目前台湾的IC技术并非最高阶,但在全球市场中已经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之中,本土人才能持续厚植技术实力,并在全球各地的资源的陆续加入之后,产生新的刺激与进步。


台湾人才应加强语文能力训练

基本上,太克还是认为台湾地区的人才在专业能力上无庸置疑,但在台湾市场更朝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台湾的工程师除了应该加强语文训练,提升与外国客户的沟通能力之外,保持技术实力与对市场的敏感度,也是在与潜力不容小觑的中国大陆等地研发人才竞争时,站稳优势的不二法门。


黄:台湾半导体产业链虽然分工精细而完整,但在量测设备这一环,却仍是外商的天下,本土厂商可着墨的机会不多;造成如此市场情势的主要原因为何?目前台湾量测设备厂商在实力上与外商是否仍有差距?


陈:台湾尽管在IC生产与设计产业发展蓬勃,但由于在量测设备领域的起步较晚,因此本土厂商在实力上的确与外商有一段差距,加上外商经营市场的历史较长,累积了许多专利技术,对台湾业者来说更是产生许多难以跨越的门槛。但近年来台湾也出现不少量测设备厂商,已经对外商的低阶产品线形成竞争威胁,显见台湾量测设备业者在技术上有明显的进步。尽管目前本地厂商与外商竞争的最大利基仍是低价格,但即使是已有五十多年市场经验的太克,也不敢轻忽这些竞争对手的发展潜力,我们相信良性的竞争是刺激进步的一大推动力,也非常欢迎有更多同业的加入让台湾的量测设备市场能有更好的发展。


黄: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量测设备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何?太克对于未来的产品研发有哪些规划?又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陈:“高整合度”设计可说是当前IC产业的热门话题,而集合更多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以及为适应可携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体积而诞生的整合型晶片之出现,也让整合性设计成为量测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以太克为例,我们的产品设计方向,是除了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适合不同环境(如可携式的量测仪器)或多功能(如结合示波器与逻辑分析仪的设计)的整合型量测设备,也企图以结合全产品线的整合性行销方式,提供客户由研发阶段到系统维护的全流程量测解决方案。


对“人”的投资是量测业者关键核心竞争力

对量测设备业者来说,主要核心竞争力包括厂商的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完整的全球销售管道、与客户良好关系的建立、对“人”的投资与对产品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属于国际性厂商的太克在市场的多年丰富经验与表现,可说是业界有目共睹,而在持续与客户维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之外,在教育训练、培育人才的工作上,也将投注更多心力,尤其是与大专院校之间的交流,太克采取的策略是分层级的方式,提供适合教授、助教与学生的不同内容与程度之教育训练课程,由基层来推广量测相关技术。此外,在创新研发的策略上,太克研发投资支出约占总营收之10%,目前已拥有超过1400 种以上的专利产品,也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平均每年获得60项以上的新专利,在美国本土与欧州德国、亚洲日本、中国大陆、印度等地也有研发中心的成立,集合各地区人才在软硬体技术上的不同专长开发新技术;这些都是太克保持市场优势的策略。


(整理\郑妤君;摄影\振汉)


相关文章
今天的工程师对示波器有什麽需求?
PCIe技术跃升主流 高速数位测试需求持续升温
数位分析不可或缺 逻辑分析仪为除错而生
逻辑分析仪与时俱进 快速找出数位问题
提升取样率 为示波器讯号品质把关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R&S获得NTN NB-IoT RF与RRM相容性测试案例TPAC认证
» R&S推出精简示波器MXO 5C系列 频宽最高可达2GHz
» 是德科技扩展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强化後量子密码学安全性
» R&S在关键通信世界CCW 2024展示测试方案 协助成功过渡至任务关键宽频通讯
» 是德科技成功验证符合窄频非地面网路标准的新测试案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20LTPMISTACUKP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