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LTE Direct,最容易联想到的是:用来对抗Wi-Fi Direct。而去(2012)年高通的LTE Direct实证测试也是与Wi-Fi Direct相比较,认为技术表现上优于Wi-Fi Direct,但其实LTE Direct有比Wi-Fi Direct更远大的应用目标。

/news/2013/12/10/1105242780S.jpg

Wi-Fi Direct目前多用于将笔电的播放视讯以无线方式传递至电视,为了提高流畅度、减少播放延迟,已将传距大幅缩短,一般Wi-Fi能有60~140公尺传输距离,Wi-Fi Direct则缩至6~10公尺。相对的,LTE Direct标榜在无遮蔽阻碍下有500公尺传输距离,从这点已可看出诉求的差异。

应用诉求:LBS

LTE Direct希望实现的是方位性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例如某人有一张晚上的球赛入场券,下午因突发事故不能去看,因此透过手机将「有意抛售」的讯息丢出,此称为Expression,LTE Direct可以每20秒间隔侦测(称为Discovery)附近约2,816个Expression,若附近有人对这则Expression有兴趣,想购买,则可以相互联系如何面对面交易,或者是电子票券,可以直接相互传输等。

由于交易双方的A手机用户、B手机用户都透过基地台后端的账号系统进行身分认证,因此诈骗有难度,而后端完成身分合法辨识后,双方可直接传输,既安全(无居中拦截)又省电池电能(所有传输均与远程基地台进行收发,反而耗电,两终端手机直接就近收发反而省电)。

直接对手:GPS

由此可知,与其说LTE Direct的直接对手为Wi-Fi Direct,不如说是GPS,LTE Direct与GPS均诉求在方位性服务,然GPS有其限制,其信号自太空的卫星打回地面,能量已经很微弱,最多只能穿越窗户,无法穿越钢筋水泥,因此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地无法定位。相对的,手机基地台在地表,收发信号能量高,较有穿透性,也较适合建筑密集的都市内定位。

类似的,LTE Direct也可以提供附近交友、附近店家限时大优惠、附近尚可停车车位等Expression信息,而LTE Direct运用LTE频谱与基础建设等,提供通话、数据外的新应用,因而也需要开发新的App配合,或方位型网络应用业者的服务支持(如FourSquare Radar、Twitter Discovery tab)等。

享用LTE Direct便利的代价

LTE Direct虽然美好,但并非不用付出代价。第一个代价是等待,LTE Direct的技术提案在3GPP R12标准中,目前标准尚未定案,包含数据传输率、Expression服务辨识码的长度是64位或128位等,都尚在研拟商议中。

第二个代价是换机,现有智能型手机无法支持LTE Direct,必须更换。第三是基地台增加服务心力,LTE Direct是每间隔20秒进行一次附近Expression讯息的刷新,是运用上行(Uplink)的频率(FDD)或时间(TDD)来进行,虽不影响下行传输的效能,但却略微影响上行效能,每间隔20秒的刷新约要占用64mS(毫秒)的时间,如此会使上行效能折损约0.3%。

0.3%的折损会一直存在,理论上LTE Direct是Always On的功效,而不像拨打或接听等语音通话功能,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除非终端用户手动、指定关闭LTE Direct功效。另外,LTE Direct虽标榜500公尺传输,但条件是收发路径中无阻碍(LOS),发送功率20~23dBm等,若在密集建筑的都会区,传输距离必然折损。

最后,LTE Direct可能只是个开端,过往的手机是全然倚赖基地台居中通讯运作,有了LTE Direct后,装置间直接互通运作成了可能。因此,3GPP阵营有意以LTE Direct为开端,制订一套属于LTE的详整Ad-hoc功效机制,好与LTE Direct搭配运作。而LTE Direct也已经获得多家指针性业者的支持,如Alcatel-Lucent、德国电信、LG、NEC、Nokia等,看来LTE Direct的发展相当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