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观察网络议题的话,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个行业和时尚业非常相似,一个议题从有人开始鼓动、一窝蜂跟进,到冷却下来,往往热不到三个月。但整个热潮其实有迹可寻,即跟着网络技术的演进在走,如带宽服务从窄频到宽带;区域配接设备从Hub到Switch;电子商务从前台网站、后台数据库到SCM、CRM等,再要到无线商务的延伸。

每一个技术、模式交替的阶段,都象征着一波商机的浮现,也总吸引一批人的投入挖金。在去年的活动中还可发现新手不断,花样也极多,尤其是在今年一月底台北世贸举办的第一届电子商务展,可说是百家争鸣、盛况空前,但目前却可明显感受到各类活动中,反复举办的就是那些老面孔。

这或许可说是泡沬化的效应出现,将网际产业彻底淘洗了一番,但更重要的原因应是网络的格局已经变大。因特网发展至今,已从简单网页的设计,演变至极为复杂的商务工具、平台,大家比较的已不是创意,而是网络功能的整合性、延伸性,要将一堆的信息系统整合为环环相扣的资源,以最完整、智能的服务来争取市场。这已不是小孩子玩得起的游戏了。

于是可以发现,报章杂志上的网络新闻,外商入侵多数版面,本土厂商则落入报导角落,或不再发声。仍能登台吆喝几声的台商,除非得到国内财团的刻意扶持、奥援,否则多脱不了有外商的后台撑腰。于是,当外(美)商大举来台申请各项网络技术专利之后,台商当然仍有生意做,但少不了要看人脸色、抱人大腿了。

若说外商网络专利势力已从硬件延伸到软件,下一波会是什么呢?从历来媒体发展史来看,应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