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记本电脑或桌面计算机的外观与先进性规划来看,所谓SoC的概念,在这方面显得相当难以整合,勉强做起来恐怕也并不经济划算。今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的CeBIT展上,UMPC初试啼声之后,更精巧的行动PC已经受到各方的瞩目,相信在6月的台北Computex上会有相当多款的UMPC准备进军这个中介模糊的新领域。UMPC的产品定位,可能造就一个八面玲珑,什么都可处理的3C装置;但也可能造就一个各界都不讨好,什么都不是的过渡性产品。所以,UMPC的发展应以依循各类3C标准较为稳当,而集合各种标准架构的UMPC则是最容易落实SoC效益的解决方案。

UMPC要SoC化必须标准化、模块化。 ( HDC)
UMPC要SoC化必须标准化、模块化。 ( HDC)

果不其然,微软在WinHEC 2006的硬件工程师大会上,负责UMPC硬件架构的研发人员表示,在微软眼中,UMPC是一个平台。这样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所谓平台就必须是一个共通的标准,才能在各种装置之间,面临整合处理时做好上下协调,而面对行动工作时也能左右逢源。既然是软硬件标准的整合工作,那么把它设计成一颗SoC,除了架构较为固定简单外,一般的接受度与可行性也增大许多。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问题倒不是技术上的困难,因为SoC化后的UMPC,它的硬件提供者大概没剩下几家,而其软件提供者也可能只有一、二家,传统的PC产业结构将不会支持这种作法,因为所生产的UMPC系统不仅没有门坎,也没有利润可言了,即使交给软硬件原厂来制造销售也是一样。那么为何还要用SoC概念来发展UMPC?其实UMPC就是应该有别于Notebook PC或Desktop PC,连产业链也应该不一样,否则UMPC将发展不起来,或者只是NB换汤不换药的包装而已。

传统PC是一种垂直分工的产业,在半开放性的标准下,每个参与的业者都分享了利润。但SoC化下的UMPC则会变成一个平行制造的结构,在一个开放且共通的标准(平台)下来生产,UMPC会变成一个大众化的普及品、消费品,在薄利多销的型态上而言,其实也自成一个体系,也有很大的市场利益,就像一般日用必需品牙刷、毛巾一样,也都是平行化各自生产、销售的型态,但无损于业者的投入。这样平民化的UMPC有着PC的功能,却没有传统PC的高贵,也许是另一类发展的趋势。

MIT媒体研究中心发起的100美元NB,主要是为帮助第三世界的儿童来使用现代工具,为什么会有SoC化UMPC的市场需求?其实也是这种概念的延伸。但如果没有SoC概念来制造的话,100美元的NB只能算是永远在苦苦追赶的梦,UMPC也只能说是传统PC产业骗人升级的把戏,或是害人再多买一台的陷阱。当然,也不应该反对有人制造豪华型的UMPC,这是有钱人的消遣或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就好像手表的价差也很大,但报时的功能与准确度其实没什么差别啊!

UMPC仍是当今Wintel提出的概念,距离SoC化其实还很远,某方面而言也是其抗拒SoC化的手段,然而藉力使力未尝不是办法,如同Linux的兴起、Open Document的风潮一样,标准既已开放了,平行化制造销售也是将来必然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