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过去在WTO的架构下,各国努力达成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透过降低关税或其他非关税贸易障碍,极大化自由贸易的成效。因此,厂商可以在比较利益的法则下,进行复杂的全球产业分工,无论是单一跨国企业的全球布局,或以产业群聚加上跨国产业链整合的方式进行价值链分工,各国多在此基础上辅以产业政策,推动各自优势产业的发展。但若美中贸易战、科技冷战、日韩贸易管制持续发展,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思维恐怕将出现质变。

若美中贸易战、科技冷战、日韩贸易管制持续发展,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思维恐怕将出现质变。
若美中贸易战、科技冷战、日韩贸易管制持续发展,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思维恐怕将出现质变。

需知当前全球高科技产业历经数波快速成长的周期,从PC、网路、行动通讯到云端、物联网,甚至是未来的人工智慧。这些快速成长的果实,部分来自於极有效率的全球生产分工,而其效率则来自於产业标准的建立与自由贸易的利益。

当大国之间以对抗取代合作时,产业标准将不易持续发展,全球分工的效率更将因此下滑。当各国以内需取代出囗市场时,厂商在全球布局的成本更将大幅提高。当每个具有内需市场规模的国家皆高喊「Made in XXX」时,又或者当各国都要自行建构策略性资源产业以避免受制於人时,产业过去所建立的全球运筹模式可能因此出现结构性的改变,生产据点、营运据点恐怕都必须就近於市场,相关材料、设备等亦将於当地市场取得,形成在地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对於内需市场有限的小国而言,可以预见的是,此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模式,将威胁其出囗产业的生存。

或许美中科技冷战、日韩贸易对抗只是独立的个案,但若各竞争对手国仿效,此一国际经贸与产业的变局将不容忽视,需审慎以对。对於具跨国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而言,必须谨慎检视并掌握其关键资源,如材料、设备与智财等,以因应各国对特定资源进行出囗管制所造成的营运干扰。对於不具备全球布局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需提早进行目标市场与生产地的选定布局。

就国家的角度而言,建议应思考以大企业带领小企业的模式,在全球具潜力的市场,选定产业领域进行整体布局。希冀藉此能有效发挥台湾产业弹性、快速整合的优势,或可在大国的新竞局中求得生存之地,甚至进一步取得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