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台灣虛擬實境醫療:懼曠症、老人失智
 

【CTIMES/SmartAuto 朱致宜 報導】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4800】

虛擬醫療在在台灣的應用主要是三大範圍,第一為懼曠症,第二針對神經性運動障礙進行復健治療,第三則是老人失智所造成的運動與認知障礙進行復健。

圖片提供:葉士青 BigPic:364x283
圖片提供:葉士青 BigPic:364x283

所謂懼曠症,是指對某些特定場所感到不適應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如捷運車廂、電影院或是電梯等等,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可進行治療復健。中央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葉士青表示,台灣社會高壓環境下所造成的精神疾病卻相當普遍,針對懼曠症,以3D虛擬實境方式,重現讓患者感到恐懼的場景,並設計多種不同的參數,依據病人的狀況循序漸進。

應用虛擬場景於懼曠症治療,治療成效將與患者是否能夠身歷其境息息相關,而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這個虛擬的場景能否帶給患者與現實相仿的感受。這時,就需要生理回饋擷取系統回報具體數據,如心跳、血壓以及脈搏數,此外膚電值也是很重要的判斷依據。

而老人失智方面,主要旨在訓練長者掌握經濟、購物、以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虛擬ATM提款機訓練長者正確提款與轉帳,並紀錄過程以判對認知程度;而虛擬便利商店,長者根據任務內容尋找、挑選商品,並要拿出正確的金額結帳,則可以訓練患者的適應性和決策性;另還有一套虛擬捷運系統,訓練患者買票、加強其對所在地與目的地的認知。葉士青補充說,傳統治療可能必須打造一個真實的場景,變換商品內容或陳列方式的難度較高,但虛擬3D軟體則不同,只要改變指令參數,就能根據病患的實際狀況給予不同任務。

關鍵字: 3D  葉士青 
相關新聞
西門子與NVIDIA合作開創工業元宇宙
愛德萬測試針對醫療保健領域 推出最新3D影像瀏覽器
NVIDIA透過人工智慧 將2D平面照片轉變為3D立體場景
AMD第3代EPYC處理器 為技術運算工作負載挹注效能
TI 3D霍爾效應位置感測器 實現更快速即時控制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功率循環 VS.循環功率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 平板POS系統外殼和基座影響無線連線效能的實測
» 先進AI視覺系統—以iToF解鎖3D立體空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C2SQ798STACUKT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