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施耐德电机联手硕成电子促碳中和 推出锂铁电池不断电系统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1934】

因应近年国际品牌大厂纷纷宣示加入RE100,台湾身为全球主要的半导体产业、制造业中心之一,该如何提升工厂、产线「电力使用效率」,以接轨国际大厂、加入绿色供应链,便成为关键的重要课题!且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成长和环保意识增加,让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能源产业的关注焦点。法商施耐德电机(Schneider Electric)也联手硕成电子,於今(31)日发表最新出采用磷酸锂铁电池的Galaxy VL系列不断电系统。

施耐德电机联手硕成电子,最新推出采用磷酸锂铁电池的Galaxy VL系列不断电系统
施耐德电机联手硕成电子,最新推出采用磷酸锂铁电池的Galaxy VL系列不断电系统

该系统不仅拥有业界极低故障率,在专利eConversion模式下能使运转效率提升达99%、双转换模式下效率达97%,同时降低能耗;;加上搭配硕成电子的Gallant系列锂铁电池,利用锂铁电池的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循环寿命。

双方联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估计将能协助客户建置更安全稳定的绿色机房,并降低营运成本,3年省下的电费约为一台不断电系统的建置成本,成为关键的减碳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实际案例正在进行,期待达到科技大厂、用电大户、中小企业等电力永续的目标。

施耐德电机关键电力与永续事业部总经理黄建棠表示:「施耐德电机非常看好锂铁电池相关应用未来发展,其不仅寿命长且回收方便更加环保。对半导体产业、制造业来说,为了加速布局绿色制造,采用创新整合电力系统技术无疑是企业未来达到永续经营目标的重要策略。」施耐德与硕成合作开发的磷酸锂铁电池Galaxy VL系列不断电系统,目前已成功在许多半导体与科技大厂中实际上线运转;并搭载施耐德电机EcoStruxure IT,能够远程电源监控与诊断,让工厂能够取得即时用电效率等资讯。

硕成电子总经理季振兴指出:「硕成电子在台湾绿能市场耕耘超过10载,拥有从案场设计、工程规划、系统工程维保的专业一条龙服务。很高兴硕成的Gallant系列锂铁电池能够整合於施耐德电机UPS系统上,从供应商的关系双向升华为策略夥伴,让客户使用的每一度电,都在减碳大道上为产业植入ESG永续心力。」

硕成电子Gallant系列锂铁电池专为UPS及其他电力备援需求而设计,能在关键时刻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采用镭射焊接技术降低内部模组阻抗,并内建被动平衡保护电池使用,确保不会出现热失控、过热或爆炸情况。

同时,运用硕成电子自行开发的锂铁电池管理系统BMS,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客制数据,以随时掌握电池模组的运行情况。此外,锂铁电池小巧的体积和轻量的结构,以低碳目标进行模组化设计,装置占用空间较同类产品平均少50%,适用於各种有空间限制的应用场景;拥有10倍系统可用性,无须额外占用空间更不需定期停机,即可快速扩充电力。将大幅提升在制程、设计、安装、维保的效率时程,既省成本,还能同时保障产线营运连续性与员工安全。

Galaxy VL系列不断电系统为施耐德电机Green Premium优质绿能产品之一,可采用锂铁电池的300-500 kW、3相不断电供应系统,并配备通过保险商试验所UL认证的Live Swap触摸安全设计,不但效率更高且更加弹性、安全可靠,同时减少整体拥有成本。与采用铅酸电池的UPS相比能延长一倍系统生命周期,为领先业界的智慧型升级产品,也是施耐德电机致力打造永续未来的承诺。

相关新闻
达梭系统携手CDR-Life 加速癌症治疗科学创新
工研院亲身示范3大节能策略 两年省逾3,000万电费
创博l发表全球首款x86安控平台 获德国莱因认证
M31携手台积电5奈米制程 发表MIPI C/D PHY Combo IP
联发科发表3奈米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推动汽车产业迈入AI时代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聚焦数位x绿色双轴转型
» 资料导向永续经营的3大关键要素
» 人工智慧引动CNC数控技术新趋势
» 高频宽电源模组消除高压线路纹波抑制干扰
» 当磨床制造采用Flexium+CNC技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SDNHH9GSTACUKY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