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台湾IC设计业者专利权取得之挑战
 

【作者: 簡志勝】2004年04月05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4784】

近十年来,台湾的IC设计业以其高成长性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台湾IC设计业产值由1994年的124亿新台币,大幅跃升至2003年的1902亿新台币,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5%,成为台湾产业中的明星。



当台湾的IC设计产业逐渐在国际上大放光芒之际,如何提高台湾所设计出来IC产品之附加价值,已成为国内产官学研共同关注的议题。由于专利的获得需具备有产业利用性(Industrial Applicability)、新颖性(Novelty)与进步性(Inventiveness)三要件,于是藉由专利的角度观察,将可略窥台湾IC设计业研发的方向与成果。此外,相较于国际大厂,台湾IC设计业者取得的美国专利件数仍嫌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台湾以产品研发为导向,在创新技术研发上着墨不多,且业者仍以快速追随者自限。



国际专利制度现况简介──美国


世界各国一般均有其专利商标制度,但由于美国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于是其专利的统计与分析便具有相当的指标意义。美国专利包含三种不同专利类型: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新式样专利(Design Patent)与植物专利(Plant Patent)。国内IC业者主要申请的专利类别为发明专利,其保护年限为申请日起二十年,总共需缴纳五次费用:申请费770美元、专利核准时领证费1330美元、获准后第三年半缴交第一次维护费910美元、获准后第七年半缴交第二次维护费2,090美元、获准后第十一年半缴交第三次维护费3220美元。由于所费不赀,美国专利商标局另给予小规模个体(Small Entity)专利费用减半的优惠,适用对象包括非营利机构、少于500人之企业与独立发明人。



《图一 2003年取得美国专利件数前十大公司》


<资料来源:USPTO,2004/01;工研院IEK,2004/03>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于2004年1月12日公布的2003年取得美国专利件数前十大公司,如(图一)所示,蓝色巨人IBM仍蝉连美国专利取得件数的冠军。若以国家别观察,台湾仅次于美日德,全球排名第四,南韩则以100篇左右的差距紧追在台湾之后。在台湾每年取得的4000余篇专利中,有高达上千个专利权人,代表台湾业者对投入研发专利相当有兴趣,但能量集中于少部份厂商手中。2003年台湾取得美国专利件数最多的专利权人为鸿海精密,以近500件居冠,其次为台积电与工研院,分别为400余及200余件。相较于国际大厂的专利件数,台湾在专利研发的质与量上仍应持续努力提升,以因应未来可能发生的专利纠纷。



台湾IC设计业专利趋势分析


透过检索资料库统计台湾IC设计业者历年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所取得的专利,与台湾IC设计业历年的产值观察,如(图二)所示,台湾IC设计业者取得美国专利的件数亦伴随产值逐年高度成长。




《图二 历年台湾IC设计业产值与取得美国专利件数》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若以国际专利分类码(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s;IPC)来观察台湾IC设计业者的研发成果与趋势,(表一)为历年台湾IC设计业者取得美国专利之IPC三阶统计结果。其中最多件专利的是G11C,其分类为静态储存装置,包括DRAM、SRAM与NVM之读取、写入、定址、控制等相关技术。其次为G06F,其分类为数据资料的处理、输出入、汇流排等相关技术。第三为H01L,其分类为半导体制造相关技术。第四为H03K,其分类为脉冲技术,包括产生、计数、放大、耦合等逻辑电路技术。第五为H03M,其分类为编码与解码技术。




《图三 历年所有台湾IC设计业者取得美国专利之IPC三阶统计》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自申请美国专利到审核通过公告约需18个月,也就是说2003年公告的专利,约为2001下半年至2002年的研发成果。由于国内IC设计业者在历经2001年的全球不景气后,纷纷展开一波新​​的布局,尤其是在数位家庭以及行动运算蔚为潮流下,有相当多的业者朝消费性与无线通讯方面发展,可以预期的是在不断投入新领域的研发下,台湾IC设计业在未来数年内,获得美国的专利件数仍将持续成长。



不同类别专利案件数互有消长


台湾IC设计业的研发趋势与依IPC分类之历年专利数量息息相关,如(表一)所示,2003年G11C的专利件数较2002年滑落,且专利集中于Flash,这与近年来DRAM与SRAM记忆体设计业者遭遇的景气低迷有关。



《表一 依IPC分类之历年专利件数》


G06F则维持高度成长,主要专利权人仍为晶片组业者,专利集中于汇流排与记忆体的定址或配置,虽然晶片组的产值近年未有大幅成长,但却是专利诉讼的一大战场,尤其是Intel CPU与汇流排技术仍不断推陈出新,相关晶片组业者势必持续申请新专利以为因应。至于H01L未来将略为滑落,专利趋势由半导体制程(H01L21)转向类比所需的半导体RCL元件(H01L29)与封装或ESD(H01L23)相关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H03M与G11B,尤其是ADC/DAC相关技术(H03M1)、检错技术(H03M13)与以光学方法记录或再生技术(G11B7),均为DVD之关键技术,预估此类专利件数将因多家业者投入而持续增加。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G05F,目前国内业者主要专利技术范围包括Voltage Generator/Regulator,在电源管理愈来愈受重视下,此类专利件数预估也将增加。



IC设计产业的竞争是无国界的,观察(图四)所示之国际IC设计大厂历年取得专利件数统计可知,国内IC设计业者的确需要正视专利的议题。姑且不论引证率或授权收入等更深入的专利品质分析,单就专利件数而言,Qualcomm或Xilinx历年所公告的专利件数均几近为国内所有IC设计公司之总和。由此可见国际大厂无不想尽办法撒下专利网,除避免他人侵害其研发成果外,亦可增加专利诉讼时之筹码。




《图四 历年国际IC设计大厂取得美国专利之件数》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当半导体制程进展到90奈米以下,IC设计的概念与以往将大不相同,例如在时序分析、功率分析、讯号整合以及封装的覆晶与PCB对信号的影响,这些在未来的奈米时代都将成为IC设计的关键议题,亦为国内IC设计业者未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机会,也将是未来专利布局的重点。



由专利角度观察新兴产品机会


统计专利的件数除了可以作为研发能量的指标外,亦可运用来观察某个产品发展的技术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五)所示:




  • (1)技术萌芽期,投入的厂商不多,产生的专利数量也少;



  • (2)技术成长期,当产业技术有所突破或市场价值出现时,由于相关业者竞相投入,专利的数量与专利权人的数目将急遽上升;



  • (3)技术成熟期,当市场与技术几达饱和时,投入研发的资源将逐年降低,于是专利的数量与专利权人的数目同步滑落;



  • (4)技术瓶颈期,每年仅有零星专利作部份技术的改良,已无可待突破之新技术。





以图五之CCD Image Sensor为例,1988年以前属技术萌芽期,1989至1996为技术成长期,1997年后则属技术成熟期。依目前市场观察,由于CMOS Image Sensor在良率与画素上不断有新的突破,预期CCD Image Sensor将迈入技术瓶颈期。



《图五 CCD Image Sensor专利趋势图》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以下举CMOS Image Sensor与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为例,概略探讨其专利的趋势以及领导厂商之专利布局。



观察(图六)可知,目前CMOS Image Sensor正处于技术成长期,有相当多的业者投入此技术研发,对市场的期望与企图均非常强烈。但对即将投入与已投入之业者而言,运用国际专利分类码(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s;IPC)来分析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是决定研发方向时相当重要的一环。



《图六 CMOS Image Sensor专利趋势图》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图七)为主要CMOS Image Sensor的专利权人,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的专利掌控在半导体制造商与IC设计公司手中。 Hyundai、TSMC、UMC、Tower与Hynix的专利均分布于H01L(半导体装置);Foveon的专利则以H04N3(CMOS Image Sensor的扫描与电压控制)为主,亦有布局H01L(半导体装置)相关专利;至于OmmiVision则除了H01L(半导体装置)外,在G06K(Sensor的资料读出)也有布局。



《图七 主要CMOS Image Sensor专利权人》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对新进者而言,因CMOS Image Sensor现处于技术成长期,首先应先深入分析自身的技术能力与目前公告与申请中的专利,以避免误触他人专利引起未来不必要的专利权纠纷。 CMOS Image Sensor的关键技术除了半导体制程外就是整合度与分辨率,在扣除半导体制程相关专利后,如(表二),其实在整合后段讯号处理的部份,如提高画质、电压控制与感应、类比数位转换方面,有意投入的国内IC设计公司可配合本身研发能量进行专利布局。



《表二 CMOS Image Sensor主要IPC分类历年专利件数》


另一个新兴的产品为LCoS,如(图八)所示,目前处于技术萌芽期,每年公告的专利数并不多,每个专利权人拥有的专利件数亦不多。观察LCoS的专利权人研发动态,首先发现Intel拥有最多的LCoS专利,其中有二件专利属于G02F1(控制来自独立光源之光的强度、颜色、相位、偏振或方向之器件或装置),而H01L (半导体装置)与G02C(光学防护,抗反射)的专利各一件。由于Intel在LCoS技术萌芽阶段即已投入研发,这也相当程度反映出面对即将引爆的数位电视商机,在TFT LCD、电浆、LCoS等众多技术中,也唯有采用LCoS技术的数位电视,能为晶片商创造出较高的利润。这也难怪Intel强力主推LCoS,并在2004年二月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ntel Developer Forum;IDF)中,宣示进军LCoS领域的决心,并公布上市时程。



《图八 LCoS专利趋势图》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04/03>



若以LCoS的IPC分类观察,如(表三)所示,可以发现由于LCoS正处于技术萌芽期,除了G02F(控制来自独立光源之光的强度、颜色、相位、偏振或方向之器件或装置)因为是LCoS的核心技术,其余的IPC分类均只有几篇零星专利,相信这也给有意进入者一个绝佳专利布局的机会。




《表三 LCoS之IPC分类历年专利件数》



结论与建议


在未来的IC产业随数位家庭由概念走向实现之际,3C的整合势必成为显学,当原本的资讯、通讯、消费性已无法用来区隔业者的目标市场下,产品的同质性将大幅增加,也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



预先做好专利布局与策略规划将是因应激烈竞争市场的不二法门,在拟定研发方向前就须做好该技术相关的专利研究,除了可作为攻击用的关键性专利外,针对市场上技术领先者准备一些防卫性专利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当市场进入高度成长时,具备关键专利的大厂势必运用专利诉讼来打击浮上台面的竞争对手,以达到阻吓竞争者持续以低价进入市场,如此才能维持产品的一定利润。



在进入数位家庭时代,有相当多的新技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整合瓶颈有待突破。台湾IC设计业以往着重于产品研发,对技术研发稍嫌薄弱,在国际大厂纷纷祭出低价竞争与专利诉讼二大法宝下,国内业者在看好某项新兴产品,并准备积极投入研发资源前,更应审慎评估对手的专利布局以免误触专利地雷。此外,经由专利来观察技术生命周期,也是评估是否值得投入研发资源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屡屡有专利诉讼在IC设计产业上演,除了突显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之外,也宣告IC设计业挥别高毛利,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于是对国内IC设计业者在专利布局上的建议是:




相关文章
用Arduino 打造机器人:循迹、弹钢琴、下棋都行!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智慧充电桩百花齐放
充电站布局多元商业模式
以爆管和接触器驱动器提高HEV/EV电池断开系统安全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调研:2027年超过七成笔电将是AI PC 并具备生成式AI功能
» 新唐科技MA35D0 微处理器系列适用於工业边缘设备
» SIG:2028年蓝牙装置年度总出货量将达到75亿台
» 罗姆旗下SiCrystal与意法半导体扩大SiC晶圆供货协议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41DM5ZESTACUKC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