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亚洲艾盟系统亚太区总裁杨威训:闪存将成储存媒介霸主
 

【作者: 廖專崇】2006年06月02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5259】

本社社长黄俊义(以下简称黄):近年来消费性电子成为高科技市场的主流之后,同时也带动Flash(闪存)的高度成长,对于一向专注于此的msystems来说,具备高度成长的契机,首先可否请杨总裁说明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何?竞争优势与策略是什么?又要如何顺应潮流,扩大公司的营收与利润?


《图一 亚洲艾盟系统亚太区总裁杨威训》
《图一 亚洲艾盟系统亚太区总裁杨威训》

亚洲艾盟系统亚太区总裁杨威训(以下简称杨):以核心竞争力来说,msystems是一家IC设计公司,专注于NAND Flash应用的硅智财(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简单的说就是闪存的驱动程序,而早在1993年我们就已经发表一个名为TrueFFS的技术,接着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全球第一个随身碟应用的IP;到了2001年,又发表整合控制器与闪存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对于闪存的应用来说,最近几年消费性电子市场的兴起,对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也致力于开发更多具备市场潜力的应用。


所以在最近三年,我们又开发了一些新兴的应用,包括手机SIM卡结合闪存,让电信公司可以藉此推出更多应用,以增加其营收,所以对服务供货商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另外,我们也与SanDisk合作,推展一种名为U3的解决方案,可以将计算机中所有个人化的设定都储存在随身碟中,只要携带一个随身碟就可以在任何PC/NB中操作属于自己的作业环境,目前支持该技术平台的应用程序已经有接近两百个;另外,msystems也发展了一个可以整合不同闪存的技术,希望将闪存变成像DRAM一样的标准化产品,而不用因为不同厂商或不同世代的闪存,而必须要更换控制芯片,只需透过韧体的更新即可,也希望这样的技术可以变成公开的标准。


黄:所以msystems是卖技术而不是卖产品的厂商,透过技术研发,提供市场需要的功能或应用,虽然这样的业务模式并不是市场上仅见,但确实是少数的例子,也可以说贵公司相当专注于技术的开发,闪存的单位储存密度是目前各大厂技术开发的重点,msystems在这部份的进展如何?


杨:我们确实是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我们最主要销售的产品是技术并不为过,技术创新是我们主要的发展目标,闪存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储存媒介之时,不断提升其效能当然是所有厂商追求的目标,除了访问速度之外,如何在相同单位体积内储存更多的数据也是技术开发的重点,目前大多数厂商采用的技术是一个Cell中存放2bit的数据,而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我们最近则是开发出透过控制芯片在一个Cell中放入4bit的数据,所以从00到11,扩展成0000到1111,有十六个电位差,可以让整体成本降低30%,闪存的制程并不用修改,但是将储存数据的密度大为提升。


Flash与消费性电子密不可分

黄:由先前贵公司的技术发展来观察,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闪存应用或许不是msystems的目标,而是在市场趋势的发展下,观察更新的市场需求,再开发新兴的应用,引发并带动市场的需求;贵公司最近也更换新的企业识别系统,这与市场潮流有什么关系?在策略发展上又又什么意义?


杨:msystems并没有制造能力,所以没有晶圆厂,我先前也提到,我们定位为IC设计公司,完整一点说明,msystems就是以技术结合晶圆厂,而在个人储存领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当然主要的产品还是锁定在闪存相关领域,由于我们最早是以IPC(工业计算机)的嵌入式内存起家,随着产业的变化,闪存现在已经成为个人与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最重要的储存媒介之一,所以我们在未来几年也会发展以个人应用为主的技术,因此过去的企业识别系统让人感觉较为生硬,与个人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感觉颇有距离,所以我们更改企业识别系统为较软性的感觉,同时也调整产品与技术的名称,使其更为统一、活泼。


您刚才提到目前市场上与我们方向类似的厂商不多,因为过去闪存产能只掌握在少数厂商身上,这些厂商某种角度来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大多数状况下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另外,像SanDisk的业务模式与我们最为接近,不过SanDisk以消费性产品为市场领域,我们则是以嵌入式应用为主要方向,实际上也没有很直接的竞争关系,甚至先前提到在U3平台的推广上,我们还是合作伙伴,所以很难定义我们在产业上属于哪一个特殊族群,不过,这其实也是我们认为公司相当具备利基的特质之一。


黄:最近几年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上,很难不提到数字消费性电子(Digital Consumer)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受到许多人的注意,而msystems也算是身处于这个领域中,以你们的角度来观察,那些应用是数字消费性电子产业的杀手级应用?面对这样的趋势贵公司策略规划又是如何?


杨:过去两、三年,数字消费性电子产业发展相当蓬勃,许多应用的成长都很亮丽,不过要真的称的上是明星级产品的,应该就是iPod了,这个产品除了本身受欢迎之外,还带动了一连串的效应与周边产业的发展,其崛起到现在还让业界人士啧啧称奇。而未来几年,有机会造成类似效应的就是3G手机或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这类产品,因为在手机上面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附加功能也不断地被整合在手机上,所以储存能力也越见重要,而随着闪存制程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应用面随之不断扩大,目前市场上也有许多已经被提出的应用,更可以体会其受瞩目的程度。


另外,有市场调查报告指出,在2010年,笔记本电脑可能是闪存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所以传统的磁式硬盘将有部份市场面临闪存的瓜分,而就技术面来看,闪存的体积小、访问速度快、抗震能力强,这些都是传统硬盘相较之下较为弱势的部份,目前除了单位成本以外,闪存可以说是最适合笔记本电脑的储存媒介,最近Sony发表的mini NB也已经宣布采用闪存为最主要的储存设备,相信这样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Flash将成为主流储存媒介

黄:硬盘与闪存的储存媒介霸主之争,其实已经上演好几年,最近几年硬盘厂商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上推出微型硬盘,也是以大容量与低成本来吸引市场,而垂直式储存技术的问世,又让硬盘厂商在容量的拓展上迈进一大步,请说明在闪存与硬盘在市场的争逐下,您看好闪存的原因为何?


杨:除了上述的几点之外,硬盘是机械式的产品,在驱动机械组件的过程中,硬盘的耗电量一定比半导体产品高,而且硬盘需要连接器,闪存可以直接透过电路与外界做链接与传输,这些是机械式产品先天就比半导体组件弱势的地方,当然也是半导体从过去一直成长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闪存的发展时间比硬盘短,所以目前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取代硬盘的地位,事实上,我也不认为硬盘会被完全取代,只能说闪存可能瓜分硬盘部份市场空间,就像现在已经很少看见的软式磁盘驱动器,依然在特殊应用的利基型市场有相当大的需求。


另外,目前也有部份厂商采用混合式的硬盘解决方案,也就是部分闪存搭配硬盘的方式,取两者各自的优点,而期望在成本与效能上可以有最好的表现。再者,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Vista也支持随身碟成为DRAM扩充的功能,这些发展都提升闪存在未来几年的产业能见度,先前提到的市场调查报告也提到,2010年时,一个月的闪存市场规模将与2005年整年闪存市场规模相当,也就是在未来四~五年的时间内,闪存市场规模将大幅成长十二倍。


台湾高科技产业地位重要

黄:半导体储存技术未来会成为主流储存媒介的看法在业界引发许多讨论,不过在半导体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是非挥发性储存技术,闪存并非唯一或最好的技术,还有很多新兴技术正在开发,msystems在这方面有没有看好哪个技术?而贵公司在经营策略上有没有什么规划?包括亚太与台湾等区域市场。


杨:以msystems的立场当然是看好闪存成为储存媒介主流,但是或许也无法完全消灭硬盘产业,不过闪存的市占率与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至于在更先进的非挥发性内存领域,由于我们不是内存组件制造厂商,所以也只是站在关心的立场,并没有针对特定内存的发展投入过多的资源。


而在区域市场的经营上,不同区域市场的经营策略当然有其差异,不过对于msystems来说,亚太地区与台湾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台湾从制造的角度出发,几十年的发展下来,技术能力也不断提升,在部份成熟产品上,国际大厂甚至不主导规格与标准,因为台湾厂商已经有自行开发、定义的能力;另外,加上大陆近几年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建立的全球工厂地位,全球有实力的国际大厂都要在亚太地区或台湾设立研发中心,msystems对于亚太地区的投资也最积极,尤其是台湾,以手机产业这几年的发展为例,国际大厂的市占率没有下降的趋势,韩国与大陆前几年的手机厂百家争鸣的状况已不复见,目前只剩下少数几家大型的品牌,但是反观台湾的品牌手机厂商都还在市场上,国际大厂对于专业代工厂的依赖度又更加提升,可见台湾产业的实力。


黄:以此说来,亚太甚至台湾地区在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未来几年还会持续提升,这大概是贵公司将亚太总部设置在台湾的原因之一,不过台湾产业最近几年也在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一些瓶颈,msystems对此有任何看法与建议?


杨:以高科技产业的角度来观察,台湾可以说是世界的中心,最近几年台湾高科技产业尽管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是非常顺利,但也渐渐获得部分成果,而且并未丧失其在产业中的地位,有许多产品的研发、制造主导权都在台湾厂商手上,因此msystems在台湾将持续的深耕,并尽量将技术支持本土化,以符合客户的需求。对于msystems来说,亚太地区对我们也有高度的贡献,以营收为例,2001年我们全球的营收约4500万美元,到2005年成长到5亿4000万左右,2006年更是上看10亿美元;亚太地区在2001年只有1000万美元,预计2006年将成长到2亿美元,光从营收成长的幅度就知道亚太地区的成长速度。而台湾有很好的基础,在客观条件上也相当好,绝对有希望将整体产业地位再提升,这也是我们现在还将亚太地区总部留在台北的原因。


(整理/廖专崇;摄影/毅丰)


相关文章
出囗管制风险下的石墨替代技术新视野
用Arduino 打造机器人:循迹、弹钢琴、下棋都行!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智慧充电桩百花齐放
充电站布局多元商业模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趋势科技指漏洞修补为资安预防针 企业须知4大生命周期样态
» 台日合作 凌群与日本CIJ联盟拓展日本生成式AI市场
» TeamT5资安开运馆进驻资安大会 知己知彼防范於未然
» AMD蝉联高效能运算部署的最隹合作夥伴殊荣
» 意法半导体推出灵活同步整流控制器 提升矽基或氮化??功率转换器效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F0TZVZ0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