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向内看‧向外看
 

【作者: 亭心】2003年11月01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6379】

有人习惯向内看,也有人习惯向外看;就好像有人习惯向左走,也有人习惯向右走一样。不过,不管是左右或内外,都必须要先有一个基准点,否则就会左右不分,内外不明了。但是地球是圆的,不管是向左走或向右走,最后还是会回到原点,所以人们常常讲,有缘就是有缘,总有一天会碰在一起的。


我们身处的网路世界也是圆的,就好像我们发出一封e-mail,不管是向左传经过A路由器(Router)或向右传经过B路由器,都同样会到达所指定的位址。有时候,一封e-mail只是寄到隔壁的邻居,却在地球绕了一大圈,而且尽说些天方夜谭的大道理;有时候,一封e-mail寄到很远的地方,但马上直达到对方的电脑,而且正说着两人内心的小秘密。所以,电脑网路固然迅速且无远弗届,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互动,仍离不开「缘」来做不可思议的牵引。


什么是缘呢?缘可以说是一种基准点,处于同一个基准点的人,当然就会有着同样的缘,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例如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人,我们知道这当然很有缘,但换个大一点的基准点来看,我们也可以说,同样身在台北市的人一定很有缘,或者说同样身在台湾的人也很有缘....最后则认为同样身在地球的人都很有缘。如果从身内渐渐向外看,基准点的区域范围就越来越大;从宇外向内看,则地球也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基准「点」。


另外一方面说,缘也可以说是一种目标处,所谓「有愿就有缘,善愿有善缘,恶愿有恶缘」,愿就是一种意向、一种目标、一种缘。因此,相同愿望、相同思念、相同兴趣、相同事业或相同信仰的人,总是很有缘的常常聚会一处。愿越大则缘越多,圈子也越广;不发愿则缘越少,圈子也会越来越窄。如果从心内渐渐向外看,自我及我所也就越来越扩大;从圈外向内看,自我及我所也就越来越卑微不足道。


有了基准点与目标处,才知道我们此时此处是向内看或向外看。习惯向内看的人,总是比较保守谨慎,或许走路也都习惯向右绕;习惯向外看的人,总是比较积极进取,或许走路也都习惯向左绕。不管是向左走或向右走,刚刚说过,其实都是一种缘,并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是该向左走时就向左走,该向右走时就向右走,这样或许比较自在。重点是我们要以自己的基准点与目标处来看,不能以他人的角度来衡量,否则所谓内外左右都失去意义了;现在的电脑网路由于虚拟化与便捷化的特性,更容易产生这种错乱与自我迷失。


当然,这些基准点与目标处都是一种假设、假想,因为向外看,毕竟「至大无外」,向内看则是「至小无内」,既然无内无外,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但如果把向内看或向外看,当作一种自我调整与修正的方法就非常有用了。所谓「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当我们习惯向外看时,常常会以为自己拥有什么条件、什么环境而沾沾自喜,甚至还会再向外去攀缘夺取,「不以物喜」则能够反过来向内看,随缘就可以了;当我们习惯向内看时,总是看轻自己的价值与条件,不管身在哪里都觉得很可悲很寂寞,「不为己悲」则能够反过来向外看,觉得到处都很有意思,都可以开创。


所以,不管是向内看或向外看,也都会回到原点,也就是回到我们的缘、我们的目标处与基准点上。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原点,向外看─「孤藤、老树、昏鸭」,再向外看─「小桥、流水、平沙」,又更远一点看─「古道、西风、瘦马」 ,再远的尽头则是「夕阳西下」,此时的身心正是「断肠人在天涯」啊!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资策会协助集保结算所获全台首家CBPR验证企业
» [COMPUTEX]Synaptics以感测、感知及无线连接为展示重点
» [COMPUTEX] InnoVEX:物联网创新技术降低功耗和提升资安效能
» [COMPUTEX]InnoVEX 2024聚焦绿色科技 创新能量持续力
» 【COMPUTEX】经济部携手明泰、光宝、联发科 推出「O-RAN基站」三频全产品线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C3QUWCCSTACUK0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