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驅動智慧交通的關鍵引擎 解析C-V2X發展挑戰
推動車聯網廣泛應用

【作者: 王岫晨】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759】

智慧交通系統快速發展,使得車聯網技術(Vehicle-to-Everything;V2X)也成為實現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其中,基於蜂巢式網路的車聯網技術(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因其高可靠性、低延遲和廣泛的覆蓋範圍,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圖一 : C-V2X應用對通信的可靠性和延遲要求極高。
圖一 : C-V2X應用對通信的可靠性和延遲要求極高。

C-V2X全球市場需求增長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C-V2X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全球C-V2X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內以年複合增長率(CAGR)超過30%的速度擴張。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


政策支持


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推動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並出台相關政策支持C-V2X技術的應用。例如,中國、美國和歐盟等地均已制定C-V2X的發展路線圖。


自動駕駛需求


C-V2X被視為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L4/L5)的關鍵技術之一,能夠提供車輛與周圍環境(如其他車輛、基礎設施、行人等)的實時通信,從而提升行車安全性。


智慧城市建設


C-V2X技術能夠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無縫對接,實現交通流量管理、緊急事件通知等功能,進一步推動其市場應用。


產業鏈快速成熟

C-V2X產業鏈涵蓋半導體晶片製造商、通信設備供應商、汽車製造商、軟體開發商等多個環節。目前,全球主要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如華為、高通、愛立信等)均已推出支持C-V2X的解決方案,而許多汽車製造商(如福特、寶馬、通用等)也開始在其新車型中整合C-V2X技術。此外,5G網路的商用部署也為C-V2X提供了更強大的通信能力,進一步推動了產業鏈的成熟。


C-V2X的技術架構

C-V2X技術基於3GPP標準,主要包括兩種通信模式:直接通信(PC5介面)涵蓋車輛與車輛(V2V)、車輛與基礎設施(V2I)、車輛與行人(V2P)之間直接通信,無需通過基地台。這種模式具有低延遲、高可靠性的特點,適用於緊急制動、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場景。


至於網路通信(Uu介面)則是透過蜂窩式網路進行通信,適用於需要大範圍覆蓋的場景,如交通流量管理、遠程診斷等。


5G與C-V2X的融合


5G技術為C-V2X帶來了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和更大的連接數量。5G網路的切片技術(Network Slicing)能夠為C-V2X提供專用的網路資源,確保關鍵應用的通信質量。此外,5G的邊緣運算(MEC)能力使得C-V2X應用能夠在靠近數據源的位置進行處理,進一步降低延遲。


標準化進展


C-V2X的標準化工作主要由3GPP推動。目前,3GPP已發布了Release 14、Release 15和Release 16等多個版本的C-V2X標準。其中,Release 14主要支持基本的V2V和V2I通信,而Release 16則進一步增強了對5G的支持,並引入了更多高級功能,如群組通信和高精度定位。


C-V2X的技術挑戰


圖二 : 車聯網的跨產業協調首先得建立統一的標準與規範。
圖二 : 車聯網的跨產業協調首先得建立統一的標準與規範。

C-V2X應用對通信的可靠性和延遲要求極高,尤其是在自動駕駛場景中,毫秒級的延遲都可能導致嚴重的事故。然而,實際環境中存在多種干擾因素,如建築物遮擋、多徑效應等,可能影響通信質量。


解決知道可以透過增強信道編碼技術,透過導入更先進的信道編碼技術(如Polar碼),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多鏈路通信也可結合PC5和Uu介面,實現多鏈路通信,提升通信的冗余度。至於動態頻譜共享則是利用5G的動態頻譜來共享技術,優化頻譜資源的使用效率。


安全性與隱私保護


C-V2X系統涉及大量的敏感數據(如車輛位置、行駛軌跡等),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用戶的隱私成為一大挑戰。因此必須強化加密與認證機制,透過導入強大的加密算法和認證機制,可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採用匿名化技術,也能用於保護用戶的隱私信息。另外也可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


跨產業協調


C-V2X的應用涉及汽車製造、通信、交通管理等多個產業,如何實現跨產業的協調成為一大難題。首先得建立統一的標準與規範,透過產業聯盟和政府機構的推動,制定統一的標準與規範,促進各行業的協同發展。建構開放式平台也可吸引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參與C-V2X生態系統的建設。


C-V2X測試層面的挑戰


圖三 : 加速標準化進程,推動C-V2X測試標準的制定與統一。
圖三 : 加速標準化進程,推動C-V2X測試標準的制定與統一。

C-V2X的測試需要模擬真實的交通環境,包括多種車輛、基礎設施和行人的交互場景。這對測試環境的搭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複雜的交通場景,進行大規模的測試。在封閉場地中也可搭建模擬環境,進行實車測試。在真實道路環境中則可進行小規模的實地測試,驗證系統的實際性能。


目前,C-V2X的測試標準尚未完全統一,不同廠商和地區的測試方法可能存在差異,這給測試結果的對比和評估帶來了困難。因此必須加速推動標準化進程,透過產業聯盟和標準化組織,推動C-V2X測試標準的制定與統一。建立獨立的測試認證體系,確保測試結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C-V2X的測試也涉及大量的硬體設備和軟體工具,且測試過程耗時較長。開發自動化測試工具,有助於提高測試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建立共享測試平台,也可降低中小企業的測試門檻。


結語

C-V2X作為智慧交通和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技術潛力。然而,其在通信可靠性、安全性、跨產業協調以及測試層面仍面臨諸多挑戰。通過技術創新、標準化推進和跨行業合作,這些挑戰有望逐步克服,進而推動C-V2X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普及。未來,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C-V2X將在智慧交通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
智慧車輛發展脈絡現蹤 B5G加速車聯網應用落地
新一代汽車架構設計:挑戰還是機遇?
車聯網大道之行 智慧交通新契機
聯網汽車將驅動5G服務
車用級Linux車聯資訊系統加速崛起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達GTC獲黃仁勳到場加持 展AI世代電源散熱與智能製造方案
» 哥倫比亞大學創新3D光電平台 突破AI硬體能效與頻寬密度
» 蘋果智慧眼鏡專利曝光 耳後隱藏式連接埠
» 貿澤即日起供貨適用於AI和嵌入式應用的 全新Raspberry Pi Compute Module 5
» 意法半導體第七度獲選 2025 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97.14.8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