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2010年7月1日起,我们到家电卖场买冷气、冰箱,我们会看到冷气及冰箱上贴了大大的一个『能源效率分级标章』贴纸。透过该标示,我们可以知道眼前的这台冰箱的节能减碳能力好不好,是不是最爱地球的第一级产品。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它一年要消耗多少度电,花掉我们多少电费!这真的是很贴心、很方便,不会花冤枉钱买到耗能产品。

不过,我们可以信赖『能源效率分级标章』吗?我们买到的冷气质量与卷标上标示的一样吗?由谁来负责监督?如果家电厂商卖假的,会受到什么处罚?消费者有什么保障!

事实上,在2008年时,台湾贴有『节能标章』的产品中,有14%被抽检出不合格!同时,卖场误、冒用能源标章的产品也有9%之多。另外,今年初美国能源部也验出LG生产的冰箱,有21项用电量,超过『能源之星』质量要求标准。也就是说,不管是像LG这么大的国际品牌,还是台湾的中小企业,都有可能发生质量不符的情况!

目前,经济部能源局要求无论进口或国产的冷气及冰箱,都必须请标检局认可的试验室,出具产品安规试验报告,才能依据报告中的能源效率好坏,来取得相对应的分级贴纸。

在事后追踪管理方面,则是采取直接到家电厂或卖场中选样,然后再将抽测的产品送交指定试验室检测。如果检测不过,除了要求厂商限期改善外,还可以对家电厂罚款新台币2到10万元,而且还可以连续加倍处罚。至于在卖场管理方面,不实标示能源效率的厂商,也会受到相同的处罚。

但是,又有谁来监督商品检验试验室的操守?日前台南县的马路因为包商偷工减料,遇到下雨就坑坑洞洞,危及行车人的生命安全!最后台南地检署查出,负责验收的多家实验室,竟然配合包商放水,出具假的工程材料检验报告!所以,更透明化实验室的运作流程与改善监督机制,应该是我们可以努力的。

另外,就算送检样品真的合格,我们也难防厂商在量产与销售时偷工减料,更换关键零组件,造成产品能源效率不良的结果。所以,如果能够要求家电厂商像桌面计算机产品般,也标示重要关键零组件的基本数据,如高效压缩机与节能马达的生产厂牌、型号与能源效率;如此,厂商要偷天换日的困难度就提高了。

最后,我要多说一句:在目前『能源效率分级标章』的运作体系下,消费者买到名不符实的冷气及冰箱产品,似乎只有哑巴吃黄莲的份。就算商家被抽查到产品不良或作假标示,处罚也不重,实不易产生多少吓阻的作用。所以,政府挂保证的真的不会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