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一个国家要成就一个产业,市场、技术、资金及人才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回顾台湾信息电子产业成功发展的历史,30几年前个人计算机市场刚萌芽,当时各种标准百花齐放,因此市场虽有成长但速度有限,直到1981年IBM PC 标准底定,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才开始起飞。

/news/2015/05/05/1600343310S.jpg

有了广大的全球市场为标的,台湾厂商得以挟过去在加工出口区所从事电子产业建立的工业技术基础,选择聚焦于个人计算机产业全力投入。 而产业政策上的各种诱因,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建立、租税优惠的提供及股票分红奖励制度的设计等等措施,吸引了国内人才的投入及海外专家的回流,技术与人才开始汇聚;而蓬勃发展的创投市场及活络的资本市场,更让创业的热潮不断涌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威权体制下,由上而下的政策作为,让行政院各部会能够互不拉扯、齐心协力的一起拼经济。 在政策及制度环境上的支持,加上民间旺盛的企业活力及创业精神的发挥,这样的正向循环,让台湾厂商得以其卓越的速度与弹性、傲视群伦之全球运筹能力,以及优势的产业聚落,在WinTel的生态系中建立了稳固的产业体系。

对照过去台湾信息电子产业成功的经验,厂商所熟悉的市场逐渐衰退、过去所拥有累积的技术基础无法充分应对未来成长中的机会,人才及资金在各种政策优惠一一落日下更逐渐退却,创投产业的发展也遭遇了极大的困境,不仅资金募集不易,加上资本市场低迷,资金不易退出;而股东锁股法令规定,也垫高了资金退出障碍;而政府的施政效率在环境保护、 社会正义及经济发展的纠结中也无法大开大阖,许多政策因而无法贯彻执行。在此恶性循环的情况下要期待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璀璨的未来,岂非缘木求鱼。

举例而言,在法规制度上如何释放公务机关的能量,让公务员有诱因愿意图利产业,降低松绑开放后的风险,这需要从上而下就各种制度面进行检讨;又如国际人才来台的开放,包括国际、东南亚,甚至大陆人才能为我所用,这都需要在法规上进一步努力。

举例而言,政府为避免案件规模过大造成图利厂商,其大型工程招标案多半以分标或另启新案方式发包,如此一来,优质厂商在不具经济规模的想法下缺乏投标的动力。 然而,具科技创新特质或革命性工法的工程,若要大规模全台施作,采取一次性发包的方式,可能会产生瑕疵难以修正的后果。因此,站在辅导产业的角度,并以台湾为试验场域的立场,应尝试将创新工程以试点扩散之方式招标,以试点工程为先导基础,完工后若施工质量达目标绩效以上,则该厂商可承接一定规模的区域案件。 以逐步扩散、可延续接案的招标模式,作为吸引优质厂商投标的诱因,将具备科技创新特质的工程逐步推广至全台,也为产业提供充份的试点机会。

正确及诚实面对台湾信息电子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应是产业转型的首要工作,其次是应思考如何结合及齐一政府各部会的资源与力量,盘点检讨、法规松绑,从基本面重新建构一个能够让技术、资金、人才愿意往新市场投入的创新创业的制度、法规与环境,才有机会彻底摆脱目前产业面临的困境,加速台湾产业的转型!

(作者为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资深产业顾问兼所长)